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張金汝,福建省永定縣金砂鄉下金村獨女戶,目前經營著永定縣金汝山生態蟲子雞養殖場,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生態養殖,勤勞致富。
2004年4月張金汝與四川省的小趙結婚,2005年9月生育一個女兒,自覺落實了節育措施,放棄了再生育,領取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2007年夫妻倆在福州打工,經營裝潢建材,年收入可達10萬元,一家三口過著舒適的日子。
2008年由于家庭變故,張金汝的父親患癌癥晚期,在生命迷留之際,他強烈要求女兒回家創業,經營他早年留下的一大片果林。在他苦苦相求下,張金汝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決定放棄福州舒適生活,回家創業。當時他的丈夫堅決反對,夫妻感情幾乎破裂,甚至要離婚。但是,張金汝還是堅定信心、為了幫助父親實現愿望,不顧愛人反對,于2009年初,只身一人把打工賺下的積蓄帶回家鄉,一方面為她父親治病,另一方面開始著手規劃她父親早年留下的果園,就這樣張金汝挑起了家庭重擔,張金汝總共為父親治病花去治療費10多萬元,還要負責二個妹妹讀高中、大專的費用,2009年冬,父親病逝,幾乎花完了所有積蓄。
面對困境,必須堅強,張金汝強忍著失去父親的悲傷,開始籌劃如何創業,創什么業,資金問題怎么解決,怎樣才能充分利用父親留下的果園等問題困擾著她。經過長時間,多方面的考察,感受到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些純天然無污染的食品越來越受人們青睞。在考察中也發現蟲子(黃粉蟲)雞養殖利潤高,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蟲子雞是在空氣優質的樹林中養殖的,是無公害產品,是自然生態綠色產品。純天然野外放養的蟲子雞,富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礦物質、高蛋白質、卵磷脂等,營養豐富、肉質鮮美,口感好是養生送禮的必備佳品。蟲子雞具有抗疲勞、緩解衰老、降低血糖、增強體質、抗癌美容的功效。張金汝決定選擇蟲子雞養殖創業項目。
選準了項目,資金問題又擺在了張金汝的面前。她用僅存的一萬元作為啟動資金,以15只母雞、13只鬮雞、2只公雞,共30只河田雞在果園里養殖。要做強做大項目還要有一定的規模和品牌,她一邊養殖一邊尋求資金,積極爭取有關部門發展農村經濟的扶持政策及對貧困戶的扶持政策。“幸福工程”就像一場及時雨,2012年底,鄉計生協會幫助她申請到了幸福工程救助資金3萬元,幫助她發展壯大養殖規模。
創業的路途是艱辛的,需要有很大的勇氣破解一道道難題。在技術管理上,張金汝經受了重大挫折。那是2009年的下半年,由于受地理氣候的影響,溫差變化大,未能掌握好保溫技術,導致蟲子雞在一個星期中死亡1萬余只。當時她心灰意冷,無心經營,每當想起她父親生前對她說的話,無論發生什么情況,只有堅持才能成功,她又開始振作,理清思路。為更好的掌握技術,她勤奮學習,自費赴北京和河北邯鄲學習黃粉蟲培育養殖技術,把學到的技術運用到養殖當中,并積極破解技術難題,她還參加福建農林大學個人興趣愛好培訓班學習養雞技術。通過學習張金汝增強了養殖蟲子雞的信心,初步掌握了生態蟲子雞養殖技術。在蟲子雞養殖運作起來后,又遇到一些疫病造成的“死雞”問題,鄉計生協會幫助她聯系縣畜牧水產局高級畜醫師沈南雄對她進行指導,解決了“死雞”問題,她也學到了雞的疫病防治知識和疫苗使用的技術。在擴大規模時,也受過巨大的阻力,因為她的丈夫是男到女家落戶,村民對她家有一定的看法,在征用山場和鋪設道路時涉及村民的利益,村民出來干涉和阻撓,張金汝用真誠與村民溝通,以實干感動村民,最后取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使她如愿征用了山場,鋪設了道路。
付出總有回報,雨后的彩虹更加絢麗。在張金汝的辛勤經營下,養殖場于2011年4月經縣工商局批準成立“金汝山生態蟲子雞”養殖合作社,“金汝山生態蟲子雞”養殖合作社注冊商標也于2011年10月21日獲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批準。合作社共有社員養殖戶126戶,其中計生“三戶”89戶,非社員養殖戶200余戶。生態蟲子雞養殖初具規模,總投資1000萬元,養殖面積200多畝,年出欄蟲子雞13萬只,存欄7萬只,產品主要銷售福建、廣東、江西三個省份,共23個銷售點,年收益300多萬元,增加了收入,也帶動了養殖戶致富。
如今,張金汝成了養殖能手,創業帶頭人,致富女能人,2012年8月龍巖電視綜合頻道“百姓視點”欄目,以《深山里飛出金鳳凰》為題,報道了她的養殖創業事跡,2012年9月龍巖市委農辦把她的養殖創業事跡寫入“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指導手冊”。 2013年3月,她還被縣婦聯評為“雙學雙比”女能手。
一路艱辛走來,有淚水苦澀,也有溫暖甜蜜,但張金汝堅信只要不斷劈開荊棘,探索前行,就會有更大的成功,更幸福的喜悅,她對未來充滿憧憬。
圖片一:張金汝在挑選蟲子雞。
圖片二:張金汝在用蟲子、玉米、谷子等調配成的混合料喂養蟲子雞。
2013年3月27日
供 稿:福建省永定縣計劃生育協會 林彩云 溫慶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