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深入開展,“女兒也是傳后人”的觀念也逐步在廣大群眾樹立起來。在祖厝宗族評選孝子、孝媳年年有了,但是評選上門女婿為“孝婿”,這就不多見了!2011年2月22日,由長泰縣巖溪鎮珪塘葉氏聯誼會、珪塘2010年新公等代表組成的隊伍,組織盛大的“大鼓吹”樂隊,莊重地為珪后村8組上門女婿林水成、葉美桂夫婦,送上“孝婿賢女”的紅底金字牌匾,以此褒揚他們對過世女方父母近20年來一如既往的“孝行”。
1991年,巖溪鎮霞美村的林水成,從隔壁村“嫁”到珪后村的葉美桂家,23歲的他跟所有“媳婦”一樣,有些不適應“婆家”,“岳父脾氣不大好,心情不好就沖所有人發脾氣”,但林水成并不為此對岳父存有成見,依然對岳父母視同親生“父母”,“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性情,習慣了也就沒什么,而且他本性是善良的”。在葉美桂看來,林水成從進家門起就非常地忍讓,即便性格怪僻的父親經常沖林水成發火,但丈夫依然孝敬自己的父母,還特別勤快。結婚后,林水成很快成了新家的棟梁,忙完田里就到村里打零工,在家時盡心盡力贍養、款待老人,一家老小和和氣氣,小家雖不寬裕卻和睦、幸福。
然而,就是這樣的幸福的日子,也有不順心的事發生,在岳母因病辭世之后的第三年,在2004年年底意外發生,原本健康能跑能跳的葉居才,因為突發腦血栓暈倒,而且深度昏迷住進醫院,雖經多番搶救挽回了生命,但岳父一個多月的住院,就讓林水成這個原本不富裕的家庭,花去了所有的積蓄,還為治病東拼西湊欠了10余萬元錢!
出院后,林水成的岳父也因此落下了偏癱,右手右腳不能動彈,衣食住行等全然不能自理,只能整日臥病在床。為了讓岳父早日康復,林水成和妻子不離不棄,日夜擦洗喂食、端屎端尿,細心伺候老人的日常起居,一刻也不敢離開;同時,只要一有空,林水成就和家人輪流著攙扶老人到外邊散心,像教“小孩學步”一般,讓老人更多機會地活動筋骨鍛煉手腳,也因此,林水成的岳父僅半年光景,便慢慢學會自行慢步。然而,在接下來的4年多里,因高血壓原因不時出現昏厥的岳父,還是讓林水成和妻子絲毫不敢大意,只好時時留心地伺候著。葉美桂說,在這發病后的五六年里,父親僅嚴重昏厥次數,就達40多次!然而,即便如此,林水成和妻子卻始終沒有放棄!
就在2009年9月,林水成的岳父病情突而嚴重復發,老人從此一臥不起,大小便失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對此,林水成還是和妻子一道,一如既往地悉心照料:老人生理失禁,他倆就擦尿擦屎,換衣換被,不厭其煩;老人言語不清,他倆就察言觀色,用心揣摩老人的心思,設法滿足老人的需求;老人郁悶心煩,發火使性子,他倆就無條件忍讓,設法慰藉,讓其寬心養病。“父親病的那6年,每天晚上我們都要注意他的舉動,有時候他半夜要小便,我們就過去幫忙攙扶……”葉美桂說,在照顧父親的6年里,她與丈夫沒睡過一回安穩覺。然而,林水成的岳父還是在2010年12月病重撒手而去。就這樣,20年來如一日,林水成視岳父母如親父母,毫無怨言、不離不棄的感人事跡,無可爭議地折服了鄰里鄉親,最后經珪塘葉氏族人的統一推選,成為族里評選出的第一個“孝婿”!在評選時,葉居才的老戰友葉烏番直夸贊林水成,他說:“葉居才病了以后,我一有空就過來看他,水成對他的照顧我是最清楚的,女人都沒有他細心、耐心,我要是有個女兒,能招個像他這樣的女婿,我這輩子也值了。”
就“孝婿賢女”的評選,珪塘葉氏聯誼會副會長葉水龍介紹說,2011年評選“孝婿”活動,這在珪塘葉氏族人當中尚屬首次,也是2003年的“女孫新公點燈”,繼2006年首次評選“孝女”之后,葉氏族人在倡導婚育新風上的又一新創舉!依照族人的慣例,珪塘葉氏聯誼會將把林水成、葉美桂夫婦這對“孝婿賢女”的名字,連同今年評選出的2010年度“孝子孝媳”們一起,寫入葉氏祖厝追遠堂的大堂上,讓他們成為葉氏后人敬老愛老的學習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