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賽秀的南雜店
在石后鄉石厝村大街上有這么一家經營南雜的小店,店面不大,但里面的商品倒不少,油鹽醬醋、針頭線腦、火柴、香煙、信紙、學生用的鉛筆本子等等,應有盡有。這小南雜店如此渺小,對提升小鄉村整體繁華形象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但卻是農村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們默默為小鄉村簡樸的日常生活盡心盡力做了許多服務。說起這家店,村里的群眾無不夸石賽秀有頭腦,是個做生意的能手。她的南雜店以經營煙酒副食雜貨為主,每次進貨為了拿到更低的折扣,石賽秀總是和同鄉一些“小賣鋪”統一進貨“拼車”運輸,降低進貨成本;她為人熱情,人緣非常好,經常與其他經營戶來往互通信息——“最近小學生流行吃海苔韌性餅干,關山××批發市場有貨”等等;在一些特定時候,她會搞一些降價促銷,如元旦前白酒需求量大,她就將原價14.5元/瓶的枝江酒降到12元/瓶,吸引顧客購買,而顧客在買酒的同時,也會買些香煙、日用品、小食品等,無形中促進了銷售額。她越來越會做生意了,店內的人氣也越來越旺,丈夫陳聲卷經常在店里當幫手。別看,今天的石賽秀把南雜店的生意經營的如此紅火,當年她卻是石厝村甚至石后鄉典型的貧困計生戶。
1987年2月石賽秀與本村青年陳聲卷結婚,婚后夫婦倆守著一畝三分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仍然入不敷出。1990年7月第二個女兒出生后,這對思想開明的夫婦倆摒棄“重男輕女”的舊思想,認為“時代不同了,生男生女都一樣,女兒也是傳后人”,在次年的9月就主動落實了二女扎節育措施。此后,石賽秀負責料理家務、帶孩子和干點農活,丈夫靠在外打零工維持生計,家中上有兩位年邁多病的高堂,下有兩個年幼待哺的孩子,家庭經濟負擔很大。隨著兩個女兒一天天長大,上學入園,費用日多,家庭經濟負擔逐步加重,生活越來越撐不下去!為了養家糊口,石賽秀夫婦東挪西借,籌了點本錢與人合伙辦過紅磚廠、醬油廠,都失敗了。難道就永遠這樣窮下去嗎?堅信“天無絕人之路”的石賽秀就不信這個邪,面對著一窮二白的家庭,她既沒灰心,更不氣餒,她仍然尋思著,何不學做點生意來改變家庭貧困面貌?她的想法得到丈夫的贊同和支持。說干就干,2002年,石賽秀向親戚朋友借了幾千元本錢,張羅著開了一個十幾平方米的小店,賣些零食、方便面等。那時的小賣鋪實際是一個破攤子、黑屋子,商品種類也不多,什么便宜就進什么貨,收入也不高,生意總是很冷清,還經常資金周轉不靈,日子仍然過得緊巴巴的!每到春秋兩季,孩子的學費就成了他們一家心里的大難題,孩子隨時都面臨著輟學的危險。盡管這樣,石賽秀仍然充滿信心要把小南雜店的生意堅持經營下去!鄉計生協會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被她求脫貧、圖發展的信心和熱情所感動,先后兩次為她提供了合計10000元的幸福工程項目款,幫她解決燃眉之急。
有了周轉金,石賽秀馬上對門面進行了改造,粉刷了墻壁、更換了貨架,不斷增加進貨品種,擴大經營范圍,小南雜店面貌很快煥然一新,面積擴大為40平方米,墻白了,店亮了,品種齊了,米、面、油、煙酒副食、日常用品都有,商品品種達到800多種,全部商品都統一采購,統一訂價;而且,物品質量有保證,信譽度高,價格穩定。過去的小賣部破破爛爛,顧客都很少進來,大件到城里,小件隨路買,南雜店改造后,許多鄉親大小東西都會來這里買,從城里回來的人也會進來。本村一位名叫石星凡的鄉賢,在南京做生意,年節經常帶著孩子回來看老人。他說:“過去回老家都是大包小包帶東西,很不方便。自從一次逛街看到賽秀姐開的便民店里應有盡有,這個問題解決了,她店鋪的東西和城里一樣,價格也一樣,想要什么就去她那兒購買?!笔愋氵€根據農事季節和農村歲時節令習俗,采取快進快銷的經營方法,實行開架式售貨,既滿足群眾消費需求,又促使資金快速周轉?!耙郧?,柜臺把人和東西隔開,村民想買啥全靠用手比劃,挑選很不方便。獲得幸福工程救助款后,我新買的貨架很講究,高低適中,貨物擺放整齊有序,分類清楚,村民可以自行取到想買的貨物,方便了村民的購物?!笔愋愀挥行牡玫馗覀冋f。——她為人忠厚有人緣,服務態度好,加上堅守職業道德講信譽,價格公平又合理,靠信譽吸引顧客,用誠信贏得市場,周邊的群眾都喜歡到她的小南雜店購買東西,生意越做越紅火,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不到幾個月時間,營利收入就上萬元,夫妻倆的臉上終于綻出了笑容,石賽秀的小南雜店成了農民的貼心店、放心店。
石賽秀的兩個女兒也不辜負父母的厚望,雙雙考上了大學,大女兒如今25歲,已在福州大學攻讀計算機專業,4年的學業基本修完,再過一年半就可畢業走上社會自食其力;小女兒22歲,在福建工程學院念大二,兩年后也將學成歸來。
現在在石賽秀的南雜店總能看到她那充滿幸福的微笑,她常常對周圍的人說“是幸福工程,讓我們找到了幸福的感覺,沒有幸福工程的幫助,就沒有我今天紅紅火火的好日子!” 脫貧致富后的石賽秀非常愿意多幫助別人,用她的話講就是“自己有錢了,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別人困難!”小賣鋪之間也存在競爭,但不影響大家的團結互助,誰家確實有困難,她都愿意幫忙。最近張老板家兒子生病了,錢都交了醫療費,這個月進貨還缺5000塊,她就幫把手,給墊了點錢,這樣的事情對石賽秀來說時有發生。因為石賽秀樂于助人,和育齡群眾關系都很好,石后鄉計生協會聘任她為計生小組長,她光榮地成了協會的一員。石賽秀也沒有辜負大家對她的肯定和厚望,沒有忘記計生協會給她的幫助,一心想著以實際行動來報答黨和政府及幸福工程對她的恩情。近年來,她積極協助村兩委廣泛宣傳計生法律法規、宣傳黨和國家的計生政策,宣傳幸福工程的好處,提高育齡群眾實行計劃生育的自覺性。她一共動員了十多位生育一男的育婦及時落實節育措施、辦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動員3位生育二女的育婦及時落實絕育手術。村民藍麗玉生育二女后想再生一個男孩,村兩委多次上門動員其落實絕育措施都被她拒絕,石賽秀就經常利用空閑時間上門找他們夫婦談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自己親身經歷啟發他們,告訴他們少生才能快富,在她的耐心勸導下,這對夫婦終于想通了,愉快地落實了絕育手術。
“我知道是計生國策和幸福工程幫我們這些貧困母親少生優生、脫貧致富過上了好日子,我永遠不會忘記黨和政府對我的關懷和照顧,我很樂意為鄉親們多幫點忙!”這是石后鄉幸福工程脫貧母親石賽秀的心里話,也是無數接受過幸福工程幫助脫貧致富的貧困母親們的肺腑心聲。(吳小蘭報送 黃曉霞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