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記黑龍江省五常市興盛鄉辛家村幸福母親王淑娟
“感謝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感謝計生協會的關心幫助,是幸福工程讓我過上了幸福生活!”近日,當計生辦、計生協會干部再次來到興盛鄉辛家村辛家屯貧困母親王淑娟家時,王淑娟夫婦感動得熱淚盈眶。
今年41歲的王淑娟身材瘦小,丈夫身體不好體弱多病,幾年前她住的茅草屋要在城市來說是危房,傾斜得厲害,用一個大木頭在撐著。冬天飄雪夏天漏雨。當時沒有電,屋里黑洞洞的,地上有口鍋,門后面是東北所謂的炕,炕上面連個唯一的炕席都沒有,上面就是一張破棉絮。全家老小除肩挑背磨種莊稼維持生計外,沒有任何經濟來源,生活非常困難,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戶。就是這樣一個經濟狀況,家中還得供養女兒上學。病魔纏身的她,在農忙時堅持下地干活,好讓丈夫在打工時換回幾個零錢貼補家用,丈夫體弱多病一年干零活的收入也不到3000元。可她卻從來沒有想過用這點錢為自己治病,而最擔憂的是17歲的女兒,女兒過早地承擔起了家務,每天和父親早早的下地干活。更讓她難過的是,家里沒有錢供孩子讀書,女兒很可能中途輟學重復自己的生活。王淑娟的女兒也很懂事,常說:她拼命學習,她的最大愿望就是想讓父母住上樓房,過上好日子。女兒一邊幫父母承擔家務一邊刻苦讀書,王淑娟常常為窘困的生活現狀夜不能寐。孩子看到母親焦慮的樣子安慰說:“媽媽,別難過,等高考以后我可以去校門口賣筆記,到低年級的教室里去做演講,講我的學習方法,同時賣筆記,我還可以做家教來攢學費,我一天可以做三份家教。”聽著孩子的話,王淑娟流下傷心的眼淚。 就在這時,“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 活動,像一場及時雨,給這個貧困的家庭帶來了甘甜的雨露。興盛鄉計生協會和村計生協會第一個去走訪了王淑娟家,經實地調研了解,制定了幫助她脫貧致富方案。通過對地域、項目、市場、資金、勞動力等多方面的分析,參照該地區荒山荒地多,人煙稀少情況,確定王淑娟家以發展種植為主的項目實施幫扶工作。項目確定后,鄉人口計生辦、計生協,拿出救助資金2000元進行扶持,幫助王淑娟購買了水稻優良品種稻花香,大豆黑農37和大豆黑農40等優良品種,當年純收入達10000余元,孩子也考上了大學。在鄉、村計生協會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王淑娟在發展中不斷總結,在總結中不斷提高,連續幾年再次投入資金。“幸福工程”讓王淑娟一家擺脫了昔日的貧困,2011年蓋上了2間磚房,治好了自己和丈夫的病,過上了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