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7日,中國社科院幸福工程項目評估小組一行三人在內蒙古喀喇沁旗進行了項目評估。
11月6日一早,評估組成員剛剛下了火車,便會同幸福工程內蒙古自治區組委會、赤峰市計生委、計生協的相關同志前往喀喇沁旗進行項目匯報與座談。座談會上,內蒙古自治區計生協副秘書長張利峰首先匯報了全區幸福工程的整體情況,之后喀喇沁旗計生局局長康寶山匯報了該旗幸福工程項目的運作情況。
內蒙古自治區于1998年成立了幸福工程內蒙古組委會,并于1999年開始設立項目點,目前已經建立國家級幸福工程項目點19個??咂熳?999年被確定為“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項目旗縣以來,已經運作該項目10年。10年來該旗以救助貧困母親為主線,著眼于提高項目效益,不斷加強組織領導,規范項目管理,創新運作模式,幸福工程救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10年來,共使用幸福工程項目資金70萬元,項目滾動運作10輪,滾動投入資金196萬元,救助貧困母親919位,惠及人口3663人,項目點覆蓋全旗8個鄉鎮1個街道的28個行政村,被救助的貧困母親家庭年均增收3000-20000元,人均增收800-5000元,其中834戶已經脫貧,脫貧率在90%以上,60戶已經達到了小康水平,救助款的回收率100%。2000年被全國組委會授予“十佳項目縣”稱號,2005年被評為“先進項目縣”。
座談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小額信貸研究室主任孫同全圍繞著幸福工程項目的組織機構、項目運作模式、資金管理、“三治”活動開展、項目效益等方面與大家進行了探討。
11月6日下午,孫老師一行來到喀喇沁旗人口計生局查看該旗的幸福工程檔案以及幸福工程的賬務管理情況。通過查閱相關資料,評估組一致認為喀喇沁旗的項目檔案保存完好、內容豐富、信息完整,幸福工程統計軟件數據錄入準確詳細,帳目清楚。同時孫老師也對檔案管理及財務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議。
11月7日,評估組對喀喇沁旗實施幸福工程項目的西橋鎮姜家店村、錦山街道扁擔溝村、王爺府鎮黑山溝村進行了實地考察,并入戶訪問了三十余位受助母親,填寫了評估調查問卷。
圖1:孫老師邊查閱檔案邊向負責同志了解情況
圖2:張群老師向幸福工程辦公室同志了解情況
圖3:查看賬目
圖4:培訓調查員
圖5:查看幸福工程管理軟件的數據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