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王俊玲是東安村具有代表性的貧困母親。一家三代六口人同住一個屋檐下,僅依靠大田耕種維持家里的一切開銷,一雙兒女都在求學的道路上,而且她的老父親長期臥病在床也需要資助,最苦的時候家里一貧如洗。
2014年,寧安市計劃生育協會“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無息借貸10000元用于種植寒地果。她接受了“幸福工程”項目的扶持,種植了15畝的寒地果并套種了4畝燈籠果。

她以身作則扶志,摘“窮”帽拔“窮”根。
在東安村貧困母親中,王俊玲是第一個搞寒地果種植的。看到她辛勤耕耘走上富裕路,又有“幸福工程”項目來提供資金支持,越來越多的貧困母親向王俊玲請教,她因勢利導、毫無保留地向鄉親們傳授技術和經驗。同時,她注重扶貧扶志,關注因看不到希望自我放棄的貧困母親,多次上門找到她們、開導她們,手把手教給技術,并且及時提供資金扶助。原貧困母親梁靜現在果樹栽培管理技術過硬,常常指導村民生產。
借助計生組織,姐妹“抱團”脫貧。王俊玲采取“計生協會+貧困母親”運作模式,帶動更多貧困母親共同致富。她巧搭“果樹協會”動車,讓貧困母親家庭享受村果樹園區統一購進樹苗、統一品種、統一存貯、統一銷售等優惠政策,同時全體受助貧困母親相互扶持、相互幫助,逐步擴大規模、共同發展受益。如今,通過“幸福工程”救助和王俊玲的感召帶動,已經有38戶貧困母親實現家庭脫貧,200余名女性掌握生產技能,1000余名鄉親間接受益,東安村姐妹們笑得合不攏嘴。
依托果樹協會,向青山要效益。王俊玲抓住果樹協會和村里大事小情的一切機會為鄉親們算致富帳:現在每畝投入1500元,果樹3年即可結果,產生經濟效益更長達25年;寒地果間套種燈籠果,當年結果,每畝收入7000-10000元。村民們致富信心高漲,更把她當成了貼心人,有了致富的點子就找她商量。聽力殘疾的吳艷利2018年最開心的事,就是他在王俊玲的幫助下,春季栽種了15畝的果樹苗,如今茁壯成長。

多舉措拓銷路,讓產值再翻番。
王俊玲一有時間就會同果樹協會的成員們,到各大城市考察,同時主動接觸各大經銷商,終于打開了寒地果的銷路。尤其是,她聯系到客商把寒地果外銷到了泰國、緬甸、俄羅斯等國家,寒地果每公斤由最初的1.4元增長到2.6元,產值由原來的2800萬元遞增到12000萬元。據悉,在王俊玲的示范引領下,全村三年累計新增寒地果種植戶50戶,達到全村90%,種植面積由5000畝增加到15000畝,鄉親們走上了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