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荊棘叢中開出幸福花
——記幸福工程受助母親丁紀娥
丁紀娥是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梅口鄉擁坑村的二女戶貧困母親,為了養家糊口,她和丈夫一直輾轉于福州、溫州等地打工,做過皮鞋、當過建筑工人、切過膠合板,由于從事的都是簡單的流水線勞動,薪資極低,日子過得十分艱辛和苦澀。2005年,第二個女兒出生,家庭收入更加入不敷出。丁紀娥常想,要擺脫貧困、發家致富,僅靠打工是不行的,應該尋找其他出路。
2010年,丁紀娥夫婦辭掉了工作,回到家鄉找門路。一個偶然的機會,她了解到“玫瑰花精油”價格不菲,可用于美容、美體、飲食等,能緩解焦慮、抑郁、幫助睡眠、促進新陳代謝。同時,蒸餾生產玫瑰精油時產生的副產品玫瑰露,也具有美容、保健等功效。目前在福建省內還沒有大規模種植玫瑰花的基地,市場前景廣闊,可以試一試。
有了目標,說干就干!但是創業初期,資金是難題。租山、購買苗木、雇請幫工都需要花錢,這令當時家里還欠債的丁紀娥頗為煩惱。當鄉計生協會了解到她的想法與困難時,鼓勵并支持她發展玫瑰花種植,把她列入2010年幸福工程幫扶對象,給予2萬元幸福工程項目款資助,解了她的燃眉之急。她試種了20畝大馬士革玫瑰花苗,2011年6月,賣了4000斤花蕾,收益5000元。賺了這筆錢 ,她又擴種玫瑰花至100畝,2012年她又賺了2萬多元。嘗到了甜頭,她就尋思著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同時建設一個工廠,加工提取玫瑰精油。但是育苗、管理,建廠、進設備,聘請技術人員都需要更多的資金。怎么辦?正當丁紀娥夫婦犯愁時,縣計生協會考察了這個項目的實施情況,認為可以擴大規模,建成玫瑰花種植基地,以“基地+貧困母親”的形式帶動更多的計生貧困母親脫貧致富。于是,決定給予10萬元的幸福工程款,扶持項目發展。
有了資金保障,她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種植園的擴大和加工廠的建設中。為了節省開支,丁紀娥夫妻倆既當 “護花使者”,又當“建筑工人”。由于基地離家較遠,他們便在山上搭了一個簡陋的棚住,沒水沒電,艱苦極了。每天起早貪黑,剛忙完了種植園的事情,又急忙趕往工廠,一年到頭,不論刮風下雨,從不休息,夫妻倆累的腰酸背痛,瘦了一大圈,但是再苦再累都沒能動搖她倆創業的決心和信心。
通過幾年的摸索,玫瑰花種植獲得了成功,她也積累了一整套種植經驗,各種養護知識記滿了十幾本筆記本。2013年,他們成立了天水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投資300余萬元,現有大馬士革、法國玫瑰等玫瑰品種40多個,種植面積400余畝,夫妻倆年收入達四十多萬元,不僅在老家蓋了新房,還在三明市區買了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
俗話說的好“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备辉F饋淼亩〖o娥沒有忘記周邊的貧困姐妹。2015年,公司成立了綠豐種植合作社,為了幫助其他貧困母親發展,她向縣計生協會申請幸福工程資金20萬元,采取“合作社+計生戶”的形式,帶動周邊十余戶貧困計生母親抱團發展,以最優惠的價格為她們提供花苗,對一些特困母親,她采取先提供花苗、花肥,再以較高的價格收購他們的花蕾,解決她們資金短缺、市場不熟的問題。不僅如此,丁紀娥還在防疫方面為種植戶提供免費服務,她將自己這幾年種花積累的十幾本筆記送給他們學習。同時,不論誰家的玫瑰花出現疾病,只要一個電話,她就立刻放下手中活趕到現場查看指導。在她的帶動下,梅口鄉的玫瑰花種植業迅速發展,成為貧困家庭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之一。現在,玫瑰花進入了盛產期,每畝產花蕾400公斤左右,畝產值達1.2萬元,已建成了遠近聞名的玫瑰谷。
短短幾年間,丁紀娥從一個負債累累的貧困母親成為今天“玫瑰谷”的主人,踏上了幸福富裕的康莊大道,這離不開丁紀娥自己的努力,離不開科學的種植方法,更離不開 “幸福工程”的支持和傾情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