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扶出“紅茶王”
——寧德市蕉城區霍童鎮霍童村脫貧母親陳花的幸福“轉身”
沿著進村入戶的水泥路走進山間田野,一片片綠意盎然的茶園修剪得整整齊齊,陳花正和農家姐妹們有說有笑地在采茶——“這300多畝金觀音茶園全是我們家的,這些茶葉都經過省級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每斤成品茶最高可賣到2600元,這片茶園年產值可達300多萬元呢!現在我家小車、樓房、大冰箱、大電視都有了,也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談起近年來家里的巨大變化,陳花既開心又感激地說:“我們家有今天的好日子,歸功于黨的政策好,感謝計生協會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陳花是寧德市蕉城區霍童鎮霍童村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家庭婦女,夫妻倆為人正直、善良、遵紀守法,2000年11月生育二女后,陳花主動實施了節育手術。丈夫家祖祖輩輩都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吃苦耐勞的陳花除了承擔全部的家務外,也和男人一樣卷起褲腿下田干農活,十幾年如一日,她用羸弱的肩頭和勤勞的雙手把貧困的家用心經營成溫暖的家,她堅信勤勞是改變命運的最好方法。看著別人跑運輸、搞養殖、外出務工掙大錢,她也夢想著有朝一日能發家致富過上好日子!一個偶然的機會,陳花發現種茶葉效益很好,頭腦活絡的陳花,想承包村里的5畝荒茶園來種植,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啟動資金什么事也干不成!錢,把她難住了……2012年6月,幸福工程的曙光照到了這位有夢想敢拼搏的貧困母親身上。在蕉城區、霍童鎮計生協會的大力幫助下,敢想敢做的陳花夫婦無比欣喜地獲得了1萬元幸福工程款,并貸到了3萬元計生小額貼息貸款。夫婦倆用來之不易的幫扶款承包了5畝荒茶園,并從福安引進清明早茶進行試種,沒多久她發現該茶葉上市比其他茶葉要早一個多月,品質也較優良,而價格也比原來老茶葉高出五倍多,于是她在茶園里全部種上了清明早茶。陳花夫婦積極參加鎮計生協會舉辦的茶葉標準化生產培訓班,認真地學習鎮協會贈送的《優質茶葉生產及病蟲害防治新技術》等系列讀物,憑著勤勞肯干能吃苦的勁兒,逐步掌握了無公害茶園高效栽培管理技術。他們起早貪黑、沒日沒夜地在茶園里忙碌,鎮計生協會也多次帶領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指導。一年的精心管理和辛勤勞作,換來了陳花夫婦開心的笑容,他們家的茶葉喜獲豐收,年收入5萬多元!陳花的生產熱情更加高漲,她購置了整套的茶葉加工設備,聘請了炒茶師傅指導加工,茶葉的質量和檔次上去了,帶來了很好的效益。2013年7月,陳花夫婦與當地經濟能人合伙成立集種植、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寧德天豐源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大力發展金觀音烏龍茶、金觀音綠茶、金觀音紅茶等多種名優茶葉種植。2014年1月,陳花的金觀音茶葉榮獲第七屆名優茶質量評比“金獎”,并做為重點地理標志性品牌推廣。
創業小成后,陳花總是飽含一顆感恩的心,把金觀音種植管理技術無償傳授給村民,為鄉親們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提高周邊農民種茶積極性。2014年7月,陳花準備擴大種植面積再開墾幾畝茶園,爭當茶葉種植專業戶,吸納帶動更多的計生戶脫貧致富!但是大女兒剛考入福建師范大學,二女兒也進入蕉城中學二女春蕾班讀書,茶園施肥、雇工、噴藥等生產出現流動資金缺口。為了幫一戶成一戶,鎮計生協會再次為她提供了3萬元幸福工程續助款,還幫她申請到3萬元計生小額貼息貸款。計生協會的支持和鼓勵讓陳花無比感動,不僅增強了她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也激發了她創業的熱情!夫婦倆在幫扶干部的幫助和指導下,選擇在海拔740米的上洋村發展金觀音茶葉種植。該地區山泉清冽無污染,草木豐茂,海拔的優勢讓茶園一年中有180天處在云霧繚繞中,而清冽無污染的山泉水滋養而成的金觀音茶葉帶上了特有的茶香。一年過去了,辛勤耕作和科學管理使陳花夫婦的茶園,由10畝小規模種植逐步擴大為100畝大規模、高效益的金觀音茶園生產基地,年產值100多萬元。陳花公司精心制作的“天山紅”烏龍茶兼具鐵觀音之形又有高山茶之香,工藝成熟,茶香持久、茶味悠長;品茗后,滿口生香,潤喉生津;2017年5月榮獲第五屆中國世界功夫茶大賽茶王賽紅茶“茶王”;2017年12月榮獲第十四屆“閩茶杯”(秋季)烏龍茶評審“一等獎”;被評為農業產業化“市級龍頭企業”并獲得SC認證;2018年獲得省農業廳頒發的《無公害農產品證書》,并擁有自己的“一品一碼”和國家認定的條形碼,被授予“福建省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行業協會會員單位”。
為感謝國家計生惠民政策的長期關懷,2017年7月,陳花自告奮勇當上了幸福工程致富帶頭人,吸納二十多個計生困難戶采取投資入股、土地流轉、按勞取酬等形式進入公司,參與金觀音種植、加工、銷售標準化生產,受助戶可在每個參與環節獲益、實現多元化保障性收入;還將原來一家一戶零散的金觀音種植基地進行整合,以市場為導向,發展訂單農業,她與計生困難戶簽訂金觀音茶葉種植保底價包銷協議,安排種植大戶與受助母親一對一結對幫扶,并用幸福工程發展資金3萬及自籌款3萬元,購買100噸有機肥免費贈送給計生困難戶使用;實行包有機肥供應、包技術指導、包保護價收購,統一品牌、統一銷售、賒茶苗款等“三包二統一賒”優惠政策,形成“育、種、買、賣”服務體系,保姆式帶領貧困母親規模化種植金觀音茶葉,確保自主生產的計生貧困母親穩定收益,有效規避計生貧困戶“單打獨斗”的創業風險,大大調動了鄉親們種茶的積極性。陳花夫婦以實體經濟帶動發家致富,以固定收入促進脫貧致富,努力幫助計生貧困戶精準脫貧,示范帶動上洋村又發展了100畝的金觀音協作茶園。目前,陳花的天山金觀音茶基地已有300畝,并全部完成無公害綠色基地改造,沒有噴灑農藥,人工除草,施有機肥,制作無添加的衛生健康茶,年產值達300多萬元。陳花常年聘請從事鋤草、修剪、施肥等茶園管理的農民有20人,包含建檔立卡戶7戶;到春、秋旺季,可帶動就業70多人,其中計生戶40多人,這樣大規模地聘請人工可達3個月,按男工200元、女工150元的標準結算日薪,每年光是務工人員工資都要開出100多萬元。幫扶項目的成功實施,提升了計生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信心,調動了計生貧困戶的創業激情,讓計生家庭在經濟上得到大實惠,在生活上得到保障,一定程度上轉變了廣大群眾的婚育觀念;同時也推動當地金觀音茶葉種植、加工產業向規范化和高質化發展,走出一條龍頭企業示范帶、群眾自主脫貧的發展新路子,打造“一村一品”的格局。
從昔日的計生貧困母親到如今赫赫有名的“紅茶王”,陳花勤勞致富的創業經歷和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激勵了當地村民紛紛效仿,村民們將時間和精力放到了發家致富、自主創業上來。由于顯著的帶動性和示范性,陳花不僅成為貧困母親創業脫貧致富的主心骨還被推選為計生管理員,她把新型婚育觀念的宣傳融入到與村民的交往和幫扶中去,帶動群眾學文化、學技術早日脫貧致富,霍童村里隨處都可看見陳花開心而幸福的笑容。(黃曉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