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
尊敬的各位領導:
大家好!我叫鄒永琴,是前郭縣八郎鎮青山村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婦女,今年49歲,家中5口人。
今天,我有幸作為“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受助對象代表,來這里參會,我的心情十分激動。在此,我謹代表我縣全體受助母親,向省、市計劃生育協會的各位領導和愛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說到我的個人情況,我家里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全家僅靠十幾畝耕地維持生活。最近這幾年,我們村里的人開始種大棚香瓜,很賺錢,可是成本很高,我丈夫的身體不好,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我一邊種地一邊照顧家里,日子過得真是艱苦,有次孩子偷偷跟我說,不想上學了,想出去打工賺錢貼補家用。說實話,孩子現在讀高中,學習成績很好,考大學沒問題,我怎么能忍心叫孩子輟學呢!
我也是高中畢業,在村里也算是有文化的人,可是面對這一窮二白的日子,總覺得自己抬不起頭。我和丈夫在親戚朋友家借錢開了一個雜貨店,因為不會經營,不久關門停業了,賠了不少錢,本來拮據的日子,這下更緊巴了!一想到孩子要上學,丈夫要看病,我咬緊牙關,艱難的支撐著這個家。
天無絕人之路。2016年,前郭縣計生協“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項目落戶在我們青山村,在了解我的生活情況和家庭狀況后,確定我為被扶助對象。這是在我最無助、最無望的時候,得到了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關心和幫助,讓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重新拾起致富夢……
“雪中送炭”救難人。我和丈夫拿著這筆的扶助資金開始購買大棚并且研究要中出有特色的香瓜。由于我們兩口子對大棚栽培香瓜不是特別懂,所以向縣項目辦同志溝通,在他們的幫助下,農業部門技術人員來到我家現場進行指導,還為我送來很多大棚香瓜培植技術方面的書籍,我白天下地干活,晚上捧著書細細品讀,從中汲取知識。我憑著勤奮好學,肯吃苦、不懂就問的勁,全面掌握了大棚香瓜栽培的各種技術,有了技術,又有了錢,還有專人指導,極大地鼓起了我和丈夫的致富勁頭,就這樣,我們憑著一股拼勁,邁開了艱苦的脫貧之路、創業之路。
起初,我用學來的技術建起一棟日光溫室。溫室完全采取“日光蓄熱”的辦法,不用任何燃料就能取暖,按照全天陽光照射的方向,棚頂依據陽光照射的角度鋪設保溫膜,最大限度地提高太陽能利用率,節省燃料,降低生產費用。在灌溉上,采用先進的“膜下滴灌”技術,既節約用水,又能有效避免了傳統灌溉水溫過低的弊端,保證了棚內溫度。為了管理好大棚,我們兩口子起早貪黑,白天在大棚里干活,晚上在燈下進一步學習香瓜栽培生產技術。遇到不懂的問題就打電話向農業技術人員請教。
功夫不負有心人。說實話,我家種的瓜,是純天然無公害的綠色食品,由于我勤勞肯干加上對大棚精心管理,當年就收入6萬多元。今年我又擴大了大棚栽培面積,種植了葡萄、草莓、蔬菜等,明年葡萄就可以上市了,僅僅一年多我的生活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可以說,是幸福工程讓我從貧困中解脫出來。在這里,我要感謝幸福工程、感謝各位領導,沒有你們的關心和關愛,我們這些貧困母親還會在貧困線上掙扎,是幸福工程圓了我的致富夢。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好好利用這筆扶助款,爭取在年底繼續擴大種植面積,成立大棚栽培合作社,將香瓜、葡萄、草莓、蔬菜大棚種植形成規模,讓更多像我這樣的貧困母親加入到這個行列來,帶動更多的人脫貧致富!
前郭縣八郎鎮青山村貧困母親 鄒永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