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劉作榮,1974年7月11日出生,是阿里河鎮齊奇嶺村的村民,是一個傳統的中國家庭婦女,她只想本本分分,安安定定的過自己的平淡生活,可這樣一個小小的愿望卻成了她的奢望。由于丈夫患有肝病,不能干重活,要每日服藥維持,無法進行體力勞動,生活的全部重擔都壓在了劉作榮的身上,生活過的十分拮據,也十分辛苦。1997年3月兒子來到了她們的生活中,為她們原本清貧的生活帶來了絲絲幸福和開心。劉作榮在一次干活時不小心扭傷了腳,根本無法下床,一家人頓時失去了經濟上的所有來源。孩子又要上學,生活更加拮據,連吃飯都成了問題,整天以淚洗面,孩子因交不起書費、學費,曾一段時間輟學在家,面對家庭困境,劉作榮喪失了生活勇氣和信心,她感到支撐不了這個家。
為了提高生活水平,她找了許多創業項目,但都覺得不適合。看到村里其他人都靠種滑子菇發了家,便萌生了種滑子菇的想法。她幾經考察,認準了滑子菇項目,決定種植滑子菇。剛開始,由于對栽培技術一竅不通,吃了不少苦頭,通過一年的艱苦學習,終于掌握了其中的技術要領。由于栽培滑子菇對場地的要求比較嚴格,需要選擇背風向陽、光照時間長、遮陰較少、濕度大、靠近水源的地方,她費了很大周折才找到了一塊比較理想的地方,她拿出她多年的積蓄購買了1萬多袋滑子菇菌,開始了她的滑子菇種植項目。
種植滑子菇不但需要技術而且還得能吃苦。滑子菇長勢好壞受氣候、濕度等多種因素影響,工作量大,時間要求嚴格,為了在最佳時間內盡快把菌種上,她把親朋好友都請來幫忙,在接種菌種的日子里,她一面做技術指導,一面帶頭干活,1萬多袋滑子菇種下來用了20多天時間。當菌種種完后,她已是滿手血泡,腰也累得直不起來了,但看到一垛垛滑子菇袋,充滿希望的她覺得再累也值得了。
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雖然經過幾年的摸索和實踐,她掌握了一定的滑子菇種植技術,但由于缺少資金以及銷售前景的預測,她在滑子菇種植的道路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正當她感到迷茫之時,2012年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扶持貧困母親“幸福工程”75萬元項目(其中我旗配套25萬元)落戶我旗,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幸福工程”象一場及時雨,給我旗貧困母親播撒了發展經濟勤勞致富的種子。經過我旗計生協的遴選、實地入戶、多方了解,確定劉作榮家庭為“幸福工程”項目戶,投入10000元進行扶持,并協調農業、科技部門在種植技術和銷售渠道等方面予以指導與幫助。
劉作榮是一個很用心的人,為了把滑子菇項目發展好,她憑著不服輸、敢于拼搏、勇于上進的精神,虛心地向有經驗的種植大戶取經學習,請教種植技術和科學管理方面的問題,不斷鉆研和引進科學種植滑子菇新技術,她白天照顧滑子菇種植場,晚上常常學習到深夜。她把所學到的所看到的和書上的知識結合起來,逐漸的摸索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種植的經驗方法。
種植滑子菇是一項又臟又累的工作,可劉作榮每天都要在凌晨兩點起床對菌袋進行滅菌消毒。為了抓時間趕進度,她又顧了幾名工人,不分晝夜的生產,并且每天小心翼翼地觀察菌種的變化、長勢,一刻也不敢輕心。收獲的季節到了,經過她不懈的努力,滑子菇取得了較高的產量,她成功了,收入達到了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