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被授予全國 “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幸福母親”的楊艷梅,4年前還是蒙自市雨過鋪鎮長沖村一個雙女戶家庭的貧困母親,主要經濟來源為粗放種植玉米和水稻來維持全家5口人生計,生活異常艱辛。自2013年得到“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資金幫扶種植大棚蔬菜后,每年經濟總收入達50000元左右,供出了1名大學生,建蓋了新房,徹底脫貧致富了。

她常感言:如果沒有“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項目資金救助,我們家還掙扎在貧困線下,沒錢供孩子上大學,沒錢蓋新房,感謝“幸福工程”幫扶救助,我們的日子會一天比一天好!

像楊艷梅這樣,通過幸福工程項目救助的貧困母親還有很多。2013 年至今,國家幸福工程組委會在紅河州累計投入資金84萬元,項目滾動運作3期,項目覆蓋蒙自市、元陽縣 7個鄉 21 個行政村的149戶貧困母親,救助增加經濟收入296萬元,戶均增收 2萬元。預計到2019年,參與項目家庭人均純收入由原來不到1500元增加到6500元左右,救助戶脫貧率達到 100% ,部分已成為富裕戶和致富帶頭人。

紅河州開展“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項目中,始終堅持:一是選準對象,精準幫扶。嚴格按照省幸福工程組委會提出的條件和要求,讓幸福工程項目惠及貧困母親。二是做好跟蹤,指導服務。通過幫資金,幫技術,幫助解決產、供、銷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使項目運作得以順利開展。三是以點代面,擴大影響。利用節假日開展貧困母親慰問、救助、培訓班、宣傳典型人物、項目點等宣傳活動。四是強化管理,保障有力。嚴格幸福工程資金資金管理,做到財務監管,規范使用,專項管理、專款專用,保證資金按周期滾動運轉。

2015年5月,蒙自市幸福工程項目辦公室被全國幸福工程組委會授予“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愛心集體”光榮稱號。通過幸福工程項目的開展,有效助推“精準扶貧,脫貧攻堅”工作,切實加快河州貧困母親脫貧致富步伐,群眾發展致富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較大轉變。

轉自云南省計生協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