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2014年,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在宣威市格宜鎮啟動實施“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項目,按每戶1萬元幫扶100戶貧困母親家庭發展竹柳種植產業。

3年來,宣威市計生協和格宜鎮計生協緊緊圍繞國家脫貧攻堅大政方針,積極整合各方資源,以發展項目、滾動運作、勞動脫貧的致富方式,共帶動當地貧困母親家庭種植竹柳3萬余畝,項目效益逐步顯現。

“幸福工程”的春風,不僅幫扶了格宜鎮的貧困母親,同時,他就像催化劑一樣,提振了群眾發展竹柳種植及加工業的信心,助推了全鎮竹柳產業的全面發展。預計未來3年,竹柳種植規模將發展到5萬畝,并建立相應的木材加工企業,真正帶領廣大群眾脫貧致富。

一是不斷加強協會組織建設,為項目推進提供人力保障。2013年,宣威市將村級計生宣傳員工資提升到人均600元/月,目前是曲靖市最高的一個縣。
二是積極爭取領導重視支持,形成齊心協力工作的合力。宣威市、格宜鎮都成立項目領導小組和項目辦,制定出臺了實施方案,明確了管理辦法和工作措施。
三是廣泛宣傳、強化培訓,為救助貧困母親行動奠定良好基礎。聘請林業等部門對育苗、種植、管理等技術培訓達12期,培訓人次200余人,引領村間鄰舍發展竹柳種植,輻射帶動周邊鄉鎮的村民自繁自育種植。
四是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為項目實施提供資金保障。市衛計局、市計生協在格宜鎮專項投入20萬元,加大對貧困母親家庭發展種植養殖業扶持,使貧困母親盡早脫貧致富。
五是規范項目運作,強化資金監管,扎實推進項目實施。鄉、村計生協的深入調查,摸清幫扶對象生產生活情況,為每個項目實施家庭建立一戶一檔,形成逐級聯系反饋信息制度。
六是加大督查力度,保證項目健康有序開展。曲靖市項目指導小組、宣威市項目辦定期或不定期對項目管理、資金使用等工作進行檢查督導,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確保項目實際效果。


轉自云南省計生協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