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2015年9月18日,山東省《大眾日報》、《山東科技報》、《農村大眾》、《人口健康報》、大眾網、山東廣播電臺等省主流媒體記者在省計生協會領導陪同下來無棣采訪來無棣采訪幸福工程項目開展情況,市、縣領導及有關工作人員陪同。
采訪調研組認真聽取了無棣縣衛計局主要負責同志關于于無棣縣幸福工程開展情況的匯報。之后,分別到無棣縣水灣鎮水灣村、堿王村受助貧困母親致富典型戶家中進行采訪。每到一處他們都詳細詢問受助計生母親的生活狀況和項目經營情況。
2013年春,水灣鎮受助貧困母親李祥翠,用縣幸福工程辦公室提供的5000元救助金加上自己籌集的3000元,買了一頭牛搞繁殖,用自家的8畝責任田種植玉米,把收獲的玉米及秸稈用作飼料,經辛勤飼養,從當時的一頭發展到現在的13頭,目前,牛的價格比3年前翻了一番還多,她家成了村里的致富典型。堿王村接受采訪的湯寶芳等5位受助貧困母親主要從事葦簾加工項目,這個項目經過多年的發展,初步形成了生產、加工、銷售、出口等一條龍增收體系,成了當地老百姓發家致富的好門路。項目的特點:一是投資小,一般家庭4-6千可以轉起來;二是見效快,商販直接上門現款收購;三是無風險,葦簾主要出口日本,高的時候收益大,雖有時受收購價格影響,價格低的時候年收益也在萬元以上。在采訪的過程中,受助計生貧困母親笑容滿面,充滿了幸福和希望,真誠表達了對“幸福工程”的感激。
省領導及媒體記者,對無棣縣開展“幸福工程”項目工作取得的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和贊許。并表示:今后利用媒體優勢,多宣傳無棣縣好的經驗和做法,使全社會更多的關心關注計劃生育貧困母親。為建設和諧社會,促進新農村建設盡力。
無棣縣1996年被確定為全國“幸福工程”項目試點縣以來,按照“小額資助、直接到人、滾動運作、勞動脫貧”的方式,堅持“治窮、治愚、治病”并舉的救助方法,使貧困母親在參與幸福工程的過程中,增強了生產技能,改善了生活狀況,轉變了思想觀念,提高了健康水平,許多貧困母親成了脫貧致富帶頭人。幸福工程在我縣堅持開展19年來,項目滾動運作了17輪,累計投放救助金846.5萬元,救助了3100位實行計劃生育的貧困母親。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由于嚴格管理,規范操作,無棣縣成為全國幸福工程“樣板”縣,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先后被授予“全國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先進項目縣”、“十佳項目縣”和“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項目示范點”等榮譽稱號。
無棣縣幸福工程項目辦公室
郵編:251900
電話:6337615
2015年9月18日

致富典型李祥翠接受記者采訪
受助母親李花枝接受采訪

受助母親高德旦接受采訪

記者觀看受助母親王寶環打葦簾
編輯/李士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