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
“幸福工程”讓貧困母親展笑顏
“幸福工程”項目的實施,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使受助計生貧困母親直接得到了有效的救助,她們通過自身的辛勤勞動部份走上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魏杏蘭就是“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的直接受惠人之一。
魏杏蘭今年41歲,是金星鄉新東亭村東山自然村計生二女戶,如今每當村里的人提起她,不論男女老少都會豎起大拇指,稱她是個女能人。然而,就在前幾年,她家還是村里的貧困戶。由于家中有年邁生病的雙親和年幼的倆個女兒,夫妻倆都無法外出打工,家里的收入僅靠家中的幾棵果樹維持,生活困窘,金星鄉幸福工程項目辦了解了這一情況后,主動與她取得聯系,讓她成為了“幸福工程”救助戶,2014年4月幫她申請了一萬元幸福工程救助資金。
魏杏蘭深深感激著黨和政府的深切關懷,她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利用這筆錢,通過自己的勤勞努力,讓有限的愛心資金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并帶動一批貧困母親脫貧致富,走向幸福生活,共同奔小康。
為了能幫助更多的貧困母親,通過對市場的走訪,魏杏蘭選擇了投資少、風險小、見效快的家庭式手工藝品加工作為投資項目。從廣東引進一批簡易的手工藝制品,利用自家的舊房子,發動村里的十幾位中年計劃生育戶育婦以及一些閑置的勞動力到她家做手工玩具。先從計件做起,等她們能獨立熟練該工藝時,就鼓勵她們拿到自己家中加工,這樣大家能一邊加工賺錢一邊料理家務,做到賺錢和照顧家庭兩不誤,大伙都很喜歡這份工作。有些手腳勤快的母親一天可做幾百件玩具配件,每天可賺幾十元,一個月算下來平均每人可賺二千元左右,生活得到了明顯的改善。魏杏蘭一家年增收4萬元,擺脫了貧困。在她的帶動和鼓勵下,村里的李水珠和沈麗真兩位母親現在也各自擁有了自己的小作坊,一年有上萬元的收入,看到她們兩位每天臉上的笑容,魏杏蘭內心感到無比的欣慰。現在,她們三家經常互相學習、互相交流經驗,決心帶領大家共同富裕奔小康!
除了發展手工業,魏杏蘭還利用她老公會種植嫁接的技術,跟他一起發動村中的貧困戶、二女戶夫妻,結合本村實際情況,在村東邊的小山頭開墾一片山地,種植一些能短期收益的桃樹、芭樂、臺灣青棗等果樹,由于管理有方,取得豐碩的成果, 平均每家年收入3.2萬元。
魏杏蘭的努力和付出,贏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在今年村委會換屆選舉中她當選上村委,被任命為村計生管理員。現在魏杏蘭的生活過的越來越有滋有味了,她的臉上總是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手拉手凝聚愛的力量,心連心宣示愛的承諾,貧困母親的幫扶不只是物資的救助,更多的是對貧困母親心里的安慰、生活信心的鼓舞和脫貧致富的引導。“幸福工程”的關懷,將激勵貧困母親們自強不息,戰勝困難,共創美好的生活,用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態,播灑堅強,收獲陽光。
詔安縣計生協會 林麗妹 天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