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實施20年來,救助了無數貧困母親,贏得了貧困母親的贊譽,同時也感動了一大批人投身幸福工程事業,自愿幫助扶持貧困母親脫貧致富,上海市金山區漕涇鎮阮巷村的嚴恩珍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
今年59歲的嚴恩珍是金山區幸福工程項目點——上海輝珍花卉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也是項目的帶頭人。2000年時,嚴恩珍在村里帶頭建起大棚,種西瓜、甜瓜,一年能有兩三萬元的收入。富裕起來的她一直想著幫助貧困母親脫貧致富。后來,她經過考察決定種植扶郎花,可以讓貧困母親到大棚里務工,一年四季都有活干。2006年,嚴恩珍聯合其他合伙人,在鎮里成立了第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吸納69名婦女(多是貧困母親)到合作社務工。貧困母親朱雪華,長期無業,嚴恩珍主動讓她到項目點工作,每年收入3萬多元。看到貧困母親們領到工資后的一張張笑臉,嚴恩珍感覺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義。
2005年以來,上海市創新幸福工程項目的運作模式,推行“合作社+貧困母親”的模式,通過扶持合作社發展帶動幫助貧困母親脫貧致富。為了擴大規模,幫助更多的貧困母親,嚴恩珍主動申請將合作社定為幸福工程項目點,2009年正式獲批。當年,嚴恩珍申請到幸福工程第一輪幫扶資金30萬元,用于購置設備,擴大規模。
2011年,扶郎花價格下跌,合作社效益低下,嚴恩珍不得不另尋種植項目。2012年,她找到一個有菊花種植經驗的伙伴,合作種植菊花,自己買設備,建辦公用房,為此借了上百萬元的外債。然而,當大棚建好后,卻遭遇臺風,80多個大棚全部被掀翻。當看到一片狼藉的大棚時,嚴恩珍一下子癱坐在了地上,合作社的姐妹們也都哭了。當時,嚴恩珍深受打擊,一度不想再干下去了。這時,在合作社里務工的貧困母親們紛紛來到她家,拿出300元、500元……塞到她手上,希望嚴恩珍繼續帶領她們干下去。嚴恩珍捧著姐妹們送來的錢,眼圈紅了,樸實的姐妹們并不知道這些錢對于重建基地是九牛一毛,只知道毫無保留地支持她。嚴恩珍下定決心,為了這些姐妹們也要干下去。當即,她帶領合作社的貧困母親們收拾被吹倒的大棚,拆完一個重建一個,重建一個種好一個,過程十分艱苦。恰在此時,幸福工程雪中送炭,2013年給予嚴恩珍第二輪幫扶資金50萬元,用于重建基地,繼續發展。有了資金的扶持,嚴恩珍信心更足了,陸續種植了百合、向日葵,還種了桃樹,養了雞、鴨等家禽。
合作社創建以來,從籌建到尋找客戶、處理訂單、落實資金,嚴恩珍事事親力親為,還把自家的土地全部無償投入到合作社,自己每個月只領1500元的工資,比在基地里務工的貧困母親還低。嚴恩珍把合作社的所有收入都投入到擴大再生產上,她說,搞這些不是為了別的,就是為了幫助更多的貧困母親脫貧致富。
現如今,合作社共吸納了來自周邊5個村的60多名貧困母親務工,年人均收入都在2萬元以上。
(來源:中國人口報2015年4月20日一版 記者:吳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