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老板,這件黑色的外衣有其他顏色嗎”,“老板,這條牛仔褲多少錢”……在寧德市區錦福城樓上一間130多平方米的服裝店,時常傳來顧客咨詢的聲音。這家占地面積相當于三個店面的大店鋪,就是阮麗玉和丈夫遭遇特大火災后,在幸福工程幫助下重新開辦的服裝店。夫妻倆每天早上7點多就開起店門,一整天忙個不停,生意紅紅火火,常常忙到凌晨一點才打烊!家里,上有一個耄耋之年的婆婆,下有兩個乖巧的女兒,大的在寧德一中讀書,成績優異,小的也上小學了,兩個女兒都是阮麗玉的心肝寶貝,一家人和諧和睦、幸福快樂!
今年42歲的阮麗玉是蕉北街道碧山社區二女結扎戶,她自1991年開始經營服裝生意,走過上海、廣州、北京等大城市,最后回到寧德開辦了一家服裝店,生意還不錯!兩個女兒出生后,一家五口擠在一個60多平方米的套房,80歲的婆婆年老體邁,夫妻倆一邊經營服裝店,一邊照顧著兩個女兒,日子雖然過得平平淡淡,但倒也衣食無憂。天有不測風云,一場大火打破了這家人平靜的日子,2011年12月14日,阮麗玉夫妻倆辛辛苦苦經營了多年的服裝店,在特大火災中化為烏有,直接經濟損失150多萬元,一個小康之家在一夜之間一貧如洗。“記得大火來臨前,正臨近圣誕,一年也快接近尾聲了。我們夫妻想,年底生意好,雇不到幫手,自己又走不開,所以狠下心進了很多貨,比平常多出兩三倍。萬萬沒想到,一場大火‘從天而降’,將價值一百多萬的資產都變成了零。當時我都‘傻了’,火災后常常獨自一人在廢墟中毫無目的地走來走去,整天吃不好睡不好,老想著欠下的高額債務該怎么還?……”回想起那場大火,阮麗玉至今仍心有余悸,她指著店里的睡袍說:“當時店里的睡袍全部加起來就已經超過30萬,全部牛仔褲值20多萬,有些衣服一件就值千元……”——從零開始,大部分人都能接受,但是從一個很大的負數開始,讓阮麗玉感到壓力山大!
蕉北街道計生協會獲悉后,第一時間趕往阮麗玉家進行慰問,緩解他們的消極情緒,鼓勵阮麗玉早日振作起來,并送去了慰問金。為了幫助阮麗玉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2012年8月,蕉北街道計生協會及時將阮麗玉列入幸福工程的救助,為她提供了9000元幸福工程款。發款儀式上,阮麗玉無比感慨地說:在遭遇特大火災前,九千元錢對我來說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數目,二女結扎戶有許多補助,我從沒想過要那些錢。而如今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9000元幸福工程款卻幫我解了燃眉之急!手捧裝著9000元厚厚的信封,她的臉上洋溢著感激和開心的笑容,她知道這 “雪中送炭”的九仟元錢,不僅承載了他們全家脫貧致富的夢想和希望,還包含了黨和國家對計生貧困家庭寄予的一份沉甸甸的關懷和厚愛,是對計生貧困家庭發展生產的鼓勵和祝愿。九仟元錢雖然不多,但凝聚的愛和感動卻流淌在這位計生貧困母親的心間, 使她深受感動和鼓舞,更加堅定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為了幫助阮麗玉生產自救,蕉北街道計生協會連續兩年為她提供了幸福工程的救助,還協調信用社幫她貸到了2萬元小額貼息貸款。計生協會的關愛,如春風化雨般滋潤著阮麗玉的心田,她深深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暖人的話語、深情的問候、貼心的關懷,鼓舞和激勵著這位計生貧困母親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奮勇向前!
在計生協會的大力支持下,阮麗玉夫妻重振旗鼓、東山再起,聯手開辦這家大型的服裝店,并把店鋪經營地有聲有色。阮麗玉說,過去店鋪有請人幫忙,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我們夫妻輪著看店,能省點盡量省點,這樣才能多賺錢,只要店里生意好,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幸福工程的及時救助,讓阮麗玉很快從痛苦中走出來,她相信經過努力拼搏,幸福生活指日可待!(黃曉霞 鐘妹花)



編輯/李士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