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30歲出頭,一頭燙染的長發,身穿長款羽絨服,腳蹬高跟鞋,肩挎單肩包——時尚,是蕉城區洋中鎮二女戶創業婦女陳余蘭給我的第一印象,以至于我無法將她與田間勞作的農村婦女聯系起來。
近年來,各級政府相繼出臺優惠政策扶持農民創業。為幫助計生二女戶解決就業困難,洋中鎮積極扶持二女戶婦女創業,幫助創業婦女爭取各項小額貸款,緩解資金困難,并幫助創業婦女與科研院校、農技站對接,為其解決技術等方面的難題。
在各項優惠政策的鼓舞下,2010年,她開始自主創業,在他人的推薦下,種植了20畝大棚巨峰葡萄,現在,一年收入可達十幾萬元。
“一枝獨放非勝景,萬紫千紅春滿園。”初步實現致富愿望的她,又把心思放在怎樣擴大生產規模,帶動其她婦女共同致富上。要想發展其她婦女共同發展葡萄種植產業,必須先把產業做大,只有真正看到效益,才能調動她們的積極性。3年間,陳余蘭共獲得3萬元小額貼息貸款,葡萄種植規模也發展到40多畝,農忙時節可帶動幾十個婦女就業。每人每天可以領到90元錢。
有了她的規模引領,同村有不少人愿意種植葡萄。可她知道,雖然自己種植葡萄成功,但如果把這一產業推廣,還有一些制約因素要解決。比如:技術、資金等問題。她把這一想法告訴鎮計生干部黃培聰。鎮領導非常重視,為激勵更多計生貧困戶自主創業,洋中鎮成立“幸福工程計生二女貧困母親創業園”,目前共有自主創業的二女貧困母親14戶。2012年底,園里的計生二女貧困母親聯合起來,成立了寧德市蕉城區豐碩葡萄專業合作社,每人將幸福工程款1萬元作為股份投入合作社,采取連片種植、統一施肥、統一采摘標準、分戶管理的辦法,聯手建起的70畝大棚葡萄園。發款儀式上,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計生協會會長林碧嬌為陳余蘭發放了3萬元幸福工程大額幫扶款,解了她的燃眉之急。陳余蘭感激地說:“計生協會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幫了我的大忙,我也應該盡我所能地幫助其他貧困姐妹,凡是愿意到我葡萄園剪枝、采摘、裝箱、搬運的貧困戶,我將按每天100元付給他們工資。”她把自己學習和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一套種植管理技術傳授給二女戶姐妹們,在她的帶動下,更多的婦女投入到創業的隊伍中。
“5000—10000元救助金較難脫貧,更談不上致富,只能解決臨時困難;成立‘幸福工程創業園’,結果就大不一樣。這種貧困母親抱團取暖的新模式,通過政府牽頭并全程介入,實施合同管理,完善政府當‘紅娘’、企業擔風險、貧困母親受實惠的機制,解決了幸福工程項目零散不成規模、資金小作用發揮難、擔保難等問題,可以使小資金發揮大作用。”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計生協會會長林碧嬌說。
當前農業大有可為,農村婦女在農村及農業發展中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洋中鎮鼓勵二女貧困母親創業,并帶動她們成立專業合作社,規模化經營農業,不僅能夠利用閑置的土地,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解決農戶分散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還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然而,不少農村婦女創業意識還比較淡薄,主要是由于她們缺乏資金,面對農業創業前期的資金投入,許多農村婦女犯了難。
為此,社會需要給予她們創業的寬松環境,為其創業營造一種良好的輿論氛圍。除了在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扶持外,還應加強農村婦女創業培訓,增強農村婦女的創業自信心,同時在后續資金及人才培養方面予以扶持,降低農村婦女創業的風險,從而激勵更多農村婦女加入農業創業隊伍。(黃曉霞 顏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