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
News新聞動態
News一、相關名詞解釋
公益性捐贈是指企業或個人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于符合法律規定的慈善活動、公益事業的捐贈。(公益性社會組織,包括依法設立或登記并按規定條件和程序取得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的慈善組織、其他社會組織和群眾團體)
年度利潤總額是指企業依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計算的年度會計利潤。
應納稅所得額是指按照稅法規定確定納稅人在一定期間所獲得的所有應稅收入減除在該納稅期間依法允許減除的各種支出后的余額。
捐贈抵扣所得稅是指企業和個人發生捐贈支出后,可以在一定限額內抵扣所得稅。《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結轉以后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二款及其實施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個人的公益性捐贈在應納稅所得額30%以內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二、公益捐贈免稅計算方法案例展示
企業捐贈免稅計算方法舉例
例1:某企業2024年的利潤總額為1000萬元,通過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捐款50萬元,并取得公益性捐贈票據,捐贈扣除限額和應納所得稅額計算如下(假設該企業除捐贈外無其他涉稅調整的事項):
允許扣除的捐款限額=1000×12%=120萬
應納稅所得額=1000-50=950萬元
(50萬<120萬,可直接扣除)
應納稅款=950×25%=237.5萬元
未捐款時納稅:250萬(1000×25%=250萬元)
捐款后納稅:237.5萬
例2:某企業2024年的利潤總額為1000萬元,通過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捐款150萬元,并取得公益性捐贈票據,捐贈扣除限額和應納所得稅額計算如下(假設該企業除捐贈外無其他涉稅調整的事項):
法定捐贈扣除款=1000×12%=120萬
應納稅所得額=1000-120=880萬元
(150萬>120萬,只能扣除120萬元)
計算應納稅款=880×25%=220萬元
當年稅前未予扣除的30萬元,可在2025年繼續抵扣,須在2027年之前抵扣完成。
個人捐贈免稅計算方法舉例
某愛心人士月收入12000元,按照現在的個稅費用扣除標準5000元,假如在不考慮“三險一金”的情況下:
未發生公益捐贈:“應交稅金”為:12000元-5000元=7000元*稅率-速算扣除數
準予扣除的捐贈額=7000×30%=2100元
如此人捐款2000元,“應交稅金”為:12000-(5000+2000)=5000元*稅率-速算扣除數
如此人捐款3000元,“應交稅金”為:12000-(5000+2100)=4900元*稅率-速算扣除數
圖\文 韓梅 | 審核 彭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