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愛幼家庭發展基金
尊老愛幼、家庭發展尊老愛幼家庭發展基金
尊老愛幼、家庭發展為了培養社區兒童養成節能環保的好習慣,鍛煉小朋友們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7月17日,由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尊老愛幼家庭發展基金”資助,西苑街道社會組織孵化中心主辦的“愛的供氧”項目在府安社區順利開展,本次活動共有20組家庭參與。

活動開始,社工通過提問的形式,引導兒童分享臺燈的應用和生活中節能環保的電器,并普及一度電的用處:1度電=1千瓦×1小時,可以讓25瓦的燈泡能連續點亮40小時、普通電風扇能連續運行15小時、 電視機能開10小時、 家用冰箱能運行36小時、能用電炒鍋燒2個菜、能將8公斤的水燒開、能使電動自行車跑上80公里、能為一個電池容量為4000毫安的手機充電70次左右。社工向孩子們科普了節約1度電就相應節約了0.4千克標準煤,減少污染排放0.272千克碳粉塵、0.997千克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0.015千克氮氧化物,能省出4升純凈水的好處。通過一系列的科普,激發兒童環保意識,并結合自身情況,說出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節能環保,鼓勵大家養成人走燈滅的好習慣。

項目活動設計結合社區家庭實際需要,采取了“橫向拓展+縱向推進”的方式進行,在鏈接活動資源、創新活動形式上對接整合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體育部的優秀師資和特色基地資源、威海市堅果科學實驗室的品牌親子科學實驗課程、廣泛招募社區及社會志愿者參與的橫向拓展覆蓋;在招募報名、活動執行方面,采用街道統籌+孵化中心發動+社區組織+網格員協助的四級聯動機制,保證了服務參與度和服務成效的縱向有序推進,逐漸探索出科學有效的服務模式。

社工通過講解政府倡導的節能環保行動和生活中的節能辦法,引出本次活動主題,制作節能小臺燈。社工向兒童和家長介紹了本次實驗用到的材料,教授兒童掌握簡單的電路鏈接,學會分辨電池、二極管、導線的的正負極及鏈接方式,并拓展了二極管的特點以及在生活中的節能小措施。

本次活動的開展,通過將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紙杯變廢為寶,進行簡單制作后變成美麗的裝飾小臺燈,讓兒童在動手動腦中體驗制作的樂趣和了解科學電路的小知識,促進家庭成員節能環保意識的覺醒,增進家庭成員之間融洽的關系,助推項目目標的進一步實現。
圖/文 西苑街道社會組織孵化中心 | 編輯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