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貧困中笑看人生的幸福工程受助母親游月珍
從泥腿農民到鐵釘廠老板,她就是七都鎮西林村40歲的幸福工程受助母親游月珍。堅強和樂觀造就了游月珍今日的成功,她以勤勞致富的創業經歷、吃苦耐勞的創業精神和無私奉獻的愛心情懷帶動村民致富,成為西林村積極生產、計生致富的領頭羊;她的故事自始至終貫穿一個主旨:笑對生活,前面之路春暖花開!
2003年,游月珍生育次女后,主動落實了絕育措施。從此,她承擔起所有的家務活,不僅料理家中的茶米油鹽、照顧兩個嗷嗷待哺的女兒,還跟隨丈夫彭亮下地干活。2006年,鄰村的鐵釘廠辦得紅紅火火,敢想敢做的游月珍興起了辦鐵釘廠的念頭,時任西林村村民主任的丈夫彭亮極力贊同,夫婦倆拿出多年的積蓄購進生產機器和材料,開始了他們的創業之路。2009年,世界經濟危機的席卷致使鐵釘廠遭受嚴重虧損,面臨嚴峻形勢,七都鎮計生協會啟動幸福工程全力救助,游月珍不僅獲得5000元幸福工程無息借款,還在西林村計生協會會長陳品團的擔保下,得到了3萬元貧困戶小額貼息貸款,游月珍的鐵釘廠經受住了經濟危機浪潮的沖擊,工廠效益蒸蒸日上。
隨著兩個女兒慢慢長大,游月珍感到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 2012年夫婦倆想擴大生產規模,但廠房面積增加到2000平方米至少需要10萬元,東拼西湊加上貧困戶小額貼息貸款總共籌到7萬元,還有3萬元沒有著落。七都鎮計生協會再次為游月珍伸出了援手,及時將她列為當年幸福工程創業示范戶,為她提供了30000元幸福工程大額幫扶款,游月珍順利從平潭一家倒閉工廠低價買入打釘機和洗釘機和生產材料。添置生產設備后,工廠效益明顯增加,鐵釘廠月產量從2010年僅為30噸發展到2012年120 噸,每噸純利潤可達180元。“貧困有什么可怕,只要努力總會有收獲。”——在游月珍兩個女兒的印象中,母親從來都是微笑著應對困難。隨著設備更新、銷售市場不斷穩固,游月珍充滿信心地預計:“今年廠里的月產量還會有大幅提高!”
生活漸漸走向美好,游月珍沒有忘記,自己最困難的時候是國家對貧困戶的幫扶政策一路相助,她時刻心系其他貧困戶母親。廠里需要工人,她首先想到的是貧困母親。2013年廠里新來的9名工人付月珠、林秀密等都是七都鎮三樂村的貧困母親,進廠務工的貧困母親十分感激游月珍給予的工作機會,也同樣感受到了國家對貧困戶的政策幫扶。
(黃曉霞 林麗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