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衰。因為貧窮,林明花夫妻在村里抬不起頭來;因為貧窮,夫妻在村里說不起話來。然而,在小額貼息貸款的幫助下,夫妻一條心,黃土變成金。經過多年的努力,成了遠近有名的養殖大戶女能人,年獲利近10萬元,今年被長泰縣婦聯、長泰縣人口計生局、長泰縣計生協會授予長泰縣百佳創女能人稱號。
1997年4月,21歲的林明花與大自己6歲的同村青年湯成寶邁入了神圣的婚姻殿堂。婚后,夫妻恩愛,琴瑟和諧,然而結婚的巨額債務壓得夫妻喘不過氣、直不起腰來。夫妻便合計著憑自己的勤勞和智慧,辦起一個豆腐加工,但是在坂里鄉這個人口不多的地方,加工豆腐也賺不到多少錢,勉強只能糊口。把剩下的豆渣低價賣給別人養豬的時候,夫妻兩合計自己也養豬試試,于是她說干就干,多方借款,很快就建好了豬舍,養了30多頭豬。幾年來,起早貪黑,從清洗豬舍、打預防針、切豬食等都都是夫妻自己,然而由于養豬比較少,所增加的收入也無幾,每年無非增加三、五千元左右而已。
2008年,本不想再生育的夫妻在公婆的一再要求下,最終拗不過老人,夫婦又生了第二個女兒。公婆非常失望,是林明花給公婆說:生男生女一樣好,女兒也是傳后人,只要我們認真培養,不會輸給男的,你看現在我們村里的那些生男孩的,沒有好好培養,不是在村里做“社長”(閩南話的意識是游手好閑)。兩老人家的思想通了,林明花主動到縣計生服務站落實了絕育措施,專心搞經濟。
2009年,有一次偶然機會林明花聽一位朋友說養牛比養豬效益更好,經過多方了解和與附近養牛戶交流,對比市場牛肉價格后,她就下定決心飼養肉牛。為了盡快掌握肉牛養殖技術,她到書店買來青貯池、修建、飼料青貯、牛病防治等有關飼養牛的書籍,認真學習科學喂養和疾病防治技術。在了解到初期投資要將近十萬元,夫妻辛苦幾年下來,除了維持家庭生計,也沒有什么積蓄。面對資金這只“攔路虎”,林明花夫妻兩憂慮了幾天幾夜睡不著覺,只有靠親戚朋友幫助六萬元,還差了一些。正當林明花夫妻陷入想發展生產卻苦于沒有資金兩難境地的時候,她們了解到鄉計生有一個幸福工程幫扶的項目,夫妻兩找到鄉計生協會,把自己的發展思路、發展項目告訴鄉計生協會工作人員,當年幸福工程小額貼息貸款幫扶3萬元,解了燃眉之急,建起了一座牛舍,在村計生管理員的幫助下租下十余畝的山地種植玉米、草、甘蔗等當飼料,購買了軋草機,修建了飼料青貯池。在鄉計生協會的幫助下由畜牧站幫忙,免費帶林明花到江西省學習如何飼養牛,并幫助購進30頭西門塔爾雜交品種肉牛。當年年底出欄10多頭牛,扣除成本獲利2萬元。對比其他養牛戶和自己之前豆腐加工、養豬的收益,這2萬元給了夫妻兩希望。
第二年在幸福工程小額貼息貸款的繼續幫扶下,夫妻兩抱著不服輸的態度,加大投入,投入更多的精力,擴大飼養,及時向一些養牛大戶、畜牧專家學習、請教,邊飼養總結經驗,邊觀察牛的飲食規律,給每頭牛定了合適的個體飼養方案,每只牛的供給量和飼料配方,銘記在心里。林明花還創新飼養方式,用玉米秸稈養牛,節省飼養成本,經過又一年的努力,第二年30多頭牛以平均重1000多斤出售,扣除成本,收益將近8萬元,林明花夫妻兩再次喜獲豐收,欣喜之情難以言表。2011年以來,林明花每年賣出近百頭牛了,每年出售牛金額達百萬元,獲利可近10萬元。
一分辛苦,一分收獲。現在,林明花夫妻生活如芝麻開花節節高,今年還準備蓋新房。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林明花致富不忘鄉親,她毫不保留地把養殖技術傳授給鄉親們。在她的帶動下,結對幫扶、傳授技術等方式,帶動了周邊農戶養殖發家致富的道路。如今,在她的幫扶帶動下,全村有十多戶女兒戶加入養牛這個養殖行業來。
福建省長泰縣人口和計劃生育局 葉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