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初見戴景秀,讓人第一眼感覺到南方女人的文靜秀麗,實在不會聯想到這樣的人是一個農村致富的帶頭人,也是一個國策的踐行者。在戴景秀的養豬舍,我們見到了她們夫婦和她的父母黃淑英、戴瑞川老人。黃淑英老人很健談,一見到我們來了解她女兒這幾年的發展史,她自己就主動告訴我們她自己和女兒的一些事。
老人回想起七十年代未,她剛剛生下第二個女兒后,就和丈夫商量響應國家號召落實長效節育措施。夫妻兩商量后,她就瞞著公婆偷偷地跑到縣醫院落實了長效節育措施,本以為這樣就能瞞著老人,但是沒想到第二天一大早公社和村組織一批人,敲鑼打鼓送來了大紅花和200元的慰問金,一時間弄得婆媳兩關系緊張了好幾年,直到這幾年女兒給這個家庭帶來巨大變化,一家人的關系才慢慢地又融洽起來。但是老人至今都沒有后悔當年的行為,而且在女兒景秀一生下二女后,就主動帶女兒到縣計生服務站落實長效節育措施。
談起女兒的這幾年的發展,老人一直感謝黨和政府。老人說,金里村是個人多地少的平原地區,靠種植業很難致富,沒有奔頭。景秀是個肯動腦筋的人,她看到本村很多人搞食用菌業,收入也不錯,但這只是季節性的收入。她想,金里村在縣城周邊,交通便捷,水電不愁,前幾年豬價看漲,搞養豬業是個好門路。2004年她在家旁邊建了4間豬舍,養豬60頭,純收15000元,吃到甜頭,也學到飼養技術和經驗。景秀就與丈夫商量建大型規范化的豬舍,擴大飼養規模。女婿洪百發也是一個正直勤勞的小伙子,對妻子恩愛有加,言聽計從,也想要好好奮斗。2005年初,他們向信用社貸款9.5萬元,向親戚朋友借款4萬元,加上自己積累共15萬元,建了一座擁有41間規范化的豬舍和管理房,想要大干一場。但由于缺乏資金購買豬苗和飼料,鎮、村計生協會了解這個情況,主動向幸福工程申請了20000元,并協助聯系有實力講信用的飼料店預先供應飼料,等生豬出欄后再結款,還幫助聯系縣、鎮獸醫站技術人員不定期到豬場現場指導,傳授防疫養殖技術。2006年8月,為了更好發展,夫妻兩決定搞立體養殖,又是鎮、村計生協會幫助她家辦理50000元小額貼息貸款,用于在豬舍邊挖一個3畝水面魚池,搞立體養殖。經過幾年下來,不但還清了全部欠款,還建了一棟三層的小洋樓。今年,還準備在旁邊養兔,擴大養殖品種和規模,現在已經蓋好了兔舍。
老人還告訴我們,景秀是個實在人,雖致富后但是沒有忘記鄰里同樣是女兒戶的貧困母親,這幾年她把自家母豬所生的豬苗,除了自養外,每年都免費提供幾十頭豬苗給女兒戶的困難戶幫助她們發展經濟,愛心奉獻社會。在2007年被省計生協會、幸福工程組委會授予“幸福母親”稱號,代表長泰縣女兒戶脫貧致富的典型出席全省表彰大會;2012年在長泰縣創建幸福家庭活動中,被縣里授予“勤勞致富示范戶”。
福建省漳州市長泰縣人口和計劃生育局葉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