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幸福工程,感謝所有的好心人,是他們幫助我們走上了致富路。”李遠瓊感動的話語道出了所有幸福工程救助母親的心聲。
三月的陽光,溫暖和煦,格外明媚,到處都是鳥語花香。2007年3月9日清晨,幸福工程全國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葛振江偕同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記者劉武、李申,在縣人口計生委黨組書記、主任、縣幸福工程領(lǐng)導小組組長王軍及縣幸福工程項目辦同志的陪同下,風塵仆仆地趕往龍泉土家族鄉(xiāng)幸福工程救助對象——黃繼美、李遠瓊、甘芝菊家,調(diào)查了解她們在幸福工程的幫助下脫貧致富的情況,感受到的是幸福工程的一片春光。
“老人家,現(xiàn)在家里日子過得好嗎?”一進黃繼美家門,葛主任就握住朱媽媽(黃繼美的公婆)的手急切地問。“好啊!好得很啊!”朱媽媽激動得連聲道“好”,“你們看嘛,繼美加入了‘漂流公司’,開了‘幸福小商店’,辦起了‘水上餐廳’,加上其他收入,全年總收入50000余元。救助前10年也掙不到這么多錢。幸福工程硬是好啊,幫助我們繼美脫了貧,致了富,也讓我們這些老家伙傍‘神’享了福,我們做夢都在笑啊!”老人家一邊說,一邊給客人們指引,看到“幸福小商店”琳瑯滿目的土特產(chǎn)和來來往往的顧客,看著“水上餐廳”醒目的招牌和精美的裝飾,瞧著家里窗明幾凈、豐衣足食,葛主任一行人感慨不已,不停地說:“太好了,太好了!”
“這是你家嗎?”來到甘芝菊家,葛主任他們很驚異。要知道,五年前甘芝菊一家四口只能居住在兩間破陋的土屋里,食不果腹,人均收入不足500元。2001年,縣項目辦把她列為全縣第三批救助對象,她用2000元項目貸款購回仔豬15頭,小山羊10只,信心十足地搞起了養(yǎng)殖。她餐風露宿,披星戴月,項目越做越大。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如今,三層高的嶄新的樓房幸福地坐落于青山下,綠水旁,屋內(nèi)電視、電話、電冰箱一應(yīng)俱全。“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如今真的過上了。”甘芝菊激動地對北京客人說,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你是李遠瓊嗎?”李申老師看到李遠瓊感覺很驚奇。白皙的臉龐,桃花般的笑靨,幸福爽朗的笑聲,鮮艷時尚的衣著,這就是如今的李遠瓊,遠近聞名的“養(yǎng)豬能手”。可她曾是一只被貧困折斷了翅膀的大雁,丈夫常年在外打工,收入微薄,老人多病,孩子幼小,家里就靠她一人種地養(yǎng)豬的微薄收入勉力支撐,艱苦貧窮的狀況壓得她欲哭無淚。天無絕人之路,是幸福工程給她插上了飛翔的翅膀,2004年項目辦給她送來了2000元救助款,她把2000元錢全都拿去買了20頭良種豬,加上項目辦和畜牧站同志的悉心幫助,當年家庭人均純收入就達3000余元。如今,已由當初的貧困戶,變成了當?shù)赜忻母辉簦渤闪巳珖忻拿撠毮赣H。“你的變化簡直讓我們震驚!”看到李遠瓊的今昔對比,葛主任興奮地拍了拍李遠瓊的頭,“繼續(xù)努力!”
一路風塵,一路歡笑。這笑聲傳出了百里峽谷,傳出了宣漢、四川,一直傳到了遙遠的北京,傳遍四方!
(來源:四川省宣漢縣幸福工程項目辦)
圖1:采訪宣漢縣受助母親甘芝菊
圖2:幸福工程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葛振江采訪受助母親李遠瓊
圖3:葛振江主任(左一)查看宣漢縣幸福工程辦公室檔案資料,宣漢縣計生委主任王軍(中)宣漢縣計生協(xié)秘書長敬啟安(右)向葛主任介紹情況
圖4:葛振江主任采訪宣漢縣計生委主任王軍(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