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爸爸提及女兒的欣慰

熊艷的爸爸是鄉里難得的養牛能手,幸福工程捐助了很多家庭,但能用這些錢把小牛養大賺錢的卻很少。他說,再窮也要等著牛長大,這樣才能錢生錢。牛崽子不僅賣不了什么錢,而且賣了就沒了,但只要母牛生下一頭小母牛,家里就不用擔心斷糧了。

更令我們驚訝的是,熊艷爸爸竟然能聽得懂普通話,這在整個鄉里都幾乎沒人能做到。我們興奮地詢問他是如何做到的,他略帶靦腆地說,都是沒事時看電視的時候學的,自己最喜歡看的節目就是《新聞聯播》和《星光大道》。原來,熊艷的爸爸每天靠著電視了解著外面的世界,不斷學習著新的東西。的確,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想要向上變好的信念,寧愿一直在爛泥堆里摸爬滾打。

一聊到學習,熊艷爸爸便打開了話匣子,還給我們講了熊艷堅持上學的故事。他說,自己知道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那會家里實在是沒有錢,而且孩子已經上到了高中,超過其他女娃很多了。

爸爸希望熊艷懂事一些,幫著自己下地干活,結果熊艷死活不肯,堅持要上學,賴在床上裝病,他實在是沒辦法,只能同意湊錢繼續供熊艷上學。熊艷聽到爸爸答應后立馬從床上爬起,開心的鞋都沒穿好就說要下地干活.

爸爸講這個故事的時候一直面帶笑容,仿佛在慶幸女兒當時的堅持,熊艷爸爸說,要不是當時她裝病要上學,這孩子恐怕也出不了鄉里,沒法像現在這樣給家里爭光了。

在接受我們的采訪時,熊艷爸爸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男娃是兒,女娃也是兒。我們想,也多虧了他當時的讓步,在十分貧困的狀況下依然選擇了和女兒妥協,才最終成就了熊艷這個鄉里難得的女大學生。

飯桌上,一家人其樂融融,爸爸的話很多,講著我們聽不懂的方言,但是媽媽和熊艷都被逗的很開心。在輕松歡樂的氛圍中,熊艷也胃口大開,吃掉了整整一大碗米飯。

吃完飯,一家人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坐在電視機前放松一下,這是家里唯一的消遣。電視上放的是一個相聲節目,一家人看的聚精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