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 家住遼寧省大洼縣大洼鎮振興社區的王麗華,是個樸實憨厚的貧困母親,今年43歲的她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她勤勞儉樸,肯吃苦,樂于追求新生活的拼命精神,卻讓人們對她刮目相看。
1989年王麗華剛結婚時,由于婆家兄弟姐妹多,父母負擔重,日子過得并不富裕。盡管小倆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勤懇懇,可是日子仍然過得緊巴巴的。隨著孩子的出生,王麗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一家幾口人擠在二間低矮的破舊房子里,經濟上的窘迫,使這個家庭陷入了貧窮的困擾。她無時無刻不苦思冥想如何創業致富,改變生活狀況,久旱逢甘霖,正在王麗華一籌莫展求助無門的時候,“大洼鎮計生協會的工作人員獲悉她的情況后,來到了她家。在多方考證的基礎上,主動上門幫她選定養肉食雞項目,從“幸福工程”項目款中資助給她5000元,同時幫助她向信用社貸款2萬元,加上自己向親戚朋友借的3萬元,就這樣在鎮、社區計生協幫助下,在自家房子旁幫她搭建起了一棟300平米的雞舍,購買了2000只雞雛。
養雞最害怕的就是雞雛生病。所以平日里在飼養上,王麗華夫婦精心喂養,細心照料,哪怕每天累得腰酸背疼,常常早晨下不來炕;哪怕在天氣熱的時候,散發出難聞的雞糞味,她也絲毫沒有退縮。但剛開始的時候,還是由于缺乏技術,沒有經驗,雞雛經常生病。有一年,趕上雞發生瘟疫,她當時不知道怎樣處理才好,所以當年損失近3萬多元。當鎮計生協的工作人員了解到她技術匱乏,馬上幫忙聯系縣技術人員到現場幫助她一同查原因、找毛病??紤]到她在飼養防疫技術上不過關,鎮計生協又幫助請來獸醫站技術人員定期為她家的雞進行防疫檢查。王麗華為了提高技術,從社區協會借來養殖雞的書籍和光盤,平時,只要看到電視上、廣播里播放養雞的節目,她也總是特別去關注一下。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和學習,王麗華在技術上有了很大提高,也收到了較好的效益,在“幸福工程”的扶持下,王麗華這個純樸的貧困母親走上了創業致富路。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憑著王麗華夫婦的一股拼勁,幾年來,通過學習摸索,王麗華夫婦逐漸掌握了養雞技能,2011年,王麗華與丈夫商量決定擴建養雞場,擴大飼養規模。鎮計生協會領導獲悉她的情況后,及時注入計生“幸福工程”無利息救助資金35000元,現在養雞場從原來的300平方米擴建到了600多平米,擁有了5000多只雞,還清了所有的貸款和債務,昔日曾為貧窮而愁眉苦臉的王麗華,如今臉上寫滿了笑容。她說:“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我要把這份關愛不斷擴散到社區里的姐妹中去,讓大家都來享受這份甜蜜和幸?!?。
王麗華脫貧了,但她沒忘記那些貧困的姐妹們,她經常抽出時間為同社區的兄弟姐妹們出主意想辦法,傳授養殖技術,使她們盡快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