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講堂——鏡頭背后的故事
主題:于全興和貧困母親
時間:2006年8月6日下午14:30-16:30
主講人:于全興(天津師范大學教授、幸福工程志愿攝影師)
嘉賓:幸福工程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葛振江
地點:商務出版社 涵芬樓(北京市王府井大街36號)
主持人:施靜
內(nèi)容:推介幸福工程,講述貧困母親的現(xiàn)狀及幸福工程的是實施情況。
攝影師手記:
通過將近幾年的“幸福工程”西部行的采訪,我看到的太多,感觸太多,但能寫下能拍下的卻太少,有些感觸無法表達,所以這只能是一部份。
我雖然不能說完全地走進了貧困母親,但畢竟還是走近了她們的生活;
我雖然看到了西部部分地區(qū)貧困母親的貧困生活,但更為重要的是,在她們身上我看到了堅強;
我不敢奢望別的,只是希望人們能夠記住——在中國6500萬貧困人口中,至少有1500萬是貧困母親。她們大多生存在石山區(qū)、深山區(qū)、荒漠區(qū)、黃土高原區(qū)和庫區(qū)、灘區(qū),生存條件極為惡劣。她們當中80%以上是文盲,50%患有各種婦科疾病……
請整個社會來關(guān)注她們,幫助她們,因為——她們是貧困母親。
于全興簡介
43歲,很有名氣的紀實攝影師,現(xiàn)在是天津師范大學影視藝術(shù)學院教攝影的教授。
2001年,于全興把鏡頭對準了西部的貧困母親,他歷時一年,行走西部9省34個貧困縣85個鄉(xiāng)鎮(zhèn)106個村寨,為300多位母親拍照,照片中的有些母親一輩子沒有離開過家,這些照片有的是她們?nèi)松械牡谝粡垼械幕蛟S也是最后一張、、、
2002年,于全興的“幸福工程”攝影展在北京展出。幸福工程旨在幫助貧困母親“治窮、治愚、治病”。這一行動目的是喚起全社會對中國貧困母親的關(guān)注。母親是家庭的核心,沒有母親的幸福,就沒有家庭的幸福,救助一位貧困母親就是救助一個家庭,幫助了后代,進而改變一個貧困母親和家庭、子女的命運。
幸福工程組委會把于全興的40幅照片分發(fā)給新聞界。各大報刊爭相發(fā)表,引起人們的關(guān)注。于全興的照片令無數(shù)人觀后熱淚滾滾,使他們把目光投向鄉(xiāng)村,并思考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