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人多地少,以前生活十分困難,去年冬天我準備發展養殖業,可苦于資金不夠,一直為購畜無資金發愁,年初農場“幸福工程”項目下來后,及時為我解決了10000元的貸款,圓了我發展畜牧業奔小康的夢想,這要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兵團“幸福工程”的支持”。5月8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六師奇臺農場開墾廟社區二隊職工王艷萍激動的說。而向王艷萍一樣2012年得到“幸福工程”救助扶持貧困母親家庭該場還有10戶。筆者從該場計生協獲悉,“幸福工程”在奇臺農場實施6年來,已累計幫助65戶貧困母親初步擺脫了貧困,改善了生活。
治窮、治病、治愚是兵團開展“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的根本目的,從2006年開始該場爭取兵團40萬元的項目資金,建立了農場“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基金,重點幫助全場貧困母親發展家庭種、養殖業,提高她們的生活水平、生產技能和文化知識。在具體操作中,該場根據各連隊經濟情況的差異、職工素質的高低和種養水平的不同,分別采取不同方法,來確定救助對象。同時,為了使有限的資金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在資金發放中,該場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辦法,有重點地扶持一批示范戶,尤其對有經營頭腦、想致富又缺乏資金的,能起典型示范作用的貧困戶優先給予每戶5000-10000元的貸款;在項目的選擇上,盡量鼓勵農戶發展短平快項目。
通過兵團“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項目的實施,不僅帶動貧困母親家庭擺脫了在生產上的困難,同時,還激發了貧困母親參與生產勞動的熱情。自2006年以來,該場間共向65戶貧困母親發放幸福資助款40萬元。經過6年的運轉,團場已經扶持發展的55戶種植業、養殖業貧困母親家庭取得了效益,實現了脫貧。年收入都在2萬元以上,脫貧率達到了100%,收益人口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