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春耕喜迎“農技保姆”
時下正值春耕農忙時節,廣大農民又開始忙碌起來,準備新春的耕耘。“在李花、桃花開花期間,現在還不能施肥,否則會影響李樹、桃樹的結果。”2月27日,在長泰縣馬洋溪生態旅游區山重村的李樹、桃樹果園里,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圍著村農技志愿者薛永裕問東問西,咨詢農業技術知識。這是今年長泰縣農村農民迎來的“新變化”, 田間地頭出現一些農技志愿者為農民提供農技服務,大家給這些農技志愿者人員起了個很時尚的名字——“農技保姆”。自從2011年5月長泰縣開展“創建幸福家庭 共享美好長泰”以來,為更好地引導廣大群眾參與到創建活動中來,縣、鄉、村相應成立志愿者服務隊,服務于廣大農村農民,僅山重村像薛永裕這樣的農業技術志愿者就有21名,如今這21名志愿者都在田間地頭、果園、山林服務春耕備耕。
“共享,是今年我縣創建幸福家庭的重心,如何提高廣大群眾的幸福指數?關鍵在于服務奉獻,引導群眾自我服務,讓群眾發展致富,使群眾真正地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長泰縣分管人口計生工作的副縣長陳銀花說。該縣通過成立志愿者服務隊服務農村農民。既充分發揮本地科技人才作用,又創新服務方式。充分發揮農業科技專家志愿者服務隊伍的農村優勢,助推農村農業發展。在服務中,志愿者以組織農業技術培訓、印發技術資料和上田間進地頭等形式,現場手把手教給農民有關施肥、噴藥等技術,“零距離”向農民傳授春耕生產的一些新技術,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能輕松地學到急需的實用技術。
同時,長泰縣還利用各村人口學校率先成立農技服務室,由縣、鄉、村農業技術志愿者定期坐診,幫助農民解決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問題。特別是農技服務室的設立,農業技術人員與農民面對面交流農業科技信息,進一步加強了志愿者與農民的交流,為農民提供科技知識和信息,提高了科技成果轉化率,帶領農民發展特色產業,讓志愿者成為農民發家致富的好幫手。
到目前為止,全縣已為農民進行專場培訓160余場次,提供農業信息210余條,解決農民春耕難題1100余個,指導農民春耕生產20000余人次,受到廣大農民們的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