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本組計生工作是我的責任,幫助姐妹們致富是我的心愿。”這是福建省漳平市南洋鄉暖州村村計生協會小組長鄧姣汝常說的一句話。她的香菇基地被鎮計生協會命名為“三結合”示范基地,成為該鎮計生戶學用轉化的“示范園”。
2007年,鄉計生協會秘書長顏美花了解到鄧姣汝生活很貧困,于是就把她列入幸福工程幫扶對象,并為她擔保了1萬元的幸福工程貸款;在幫扶期間不僅送她到河南“拜師學藝”,還請鄉農業中心的技術員對香菇栽培全過程給予技術指導。由于她肯吃苦,愛動腦筋,又擅于總結經驗,很快就掌握了菌種制作、菇棚管理、香菇采摘、烘烤等一整套管理新技術,當年就取得了良好的收益,不僅提前歸還了“幸福工程”款,還獲利3000元。
初嘗戰果的鄧姣汝的干勁更足了。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她從剛開始的1萬棒菌棒發展到現在的25萬棒,從沒有烘干機到現在的5臺烘干機。經濟效益也飛速增長,從最初的年生產總值不足1萬元發展到現在20萬元,成為香菇種植大戶,鄧姣汝一家也由原來的泥土房搬進了三層小洋房。
富裕之后的鄧姣汝,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回報“幸福工程”的幫扶之恩,為計生工作盡職盡責。她積極參加鄉、村計生協會的各項活動,主動請纓擔任計生協會小組長,并幫扶那些困難的計生戶脫貧致富。獨生子女戶鄧幼妹種的香菇品質不理想、效益低下,鄧姣汝就親自到她的菇棚幫助解決種植問題,手把手教她如何控制菇棚的溫度和濕度,很快就提高了香菇的產量和質量。如今,鄧幼妹種出來的香菇又嫩又大,贏得了眾多商家的青睞;二女戶鄧陽蘭,想發展香菇種植卻又缺少資金,鄧姣汝毫不猶豫借給5000元,同時為她擔保申請了小額貼息貸款10000元,使鄧陽蘭的理想得到實現,夫妻倆感動不已。幾年來,受過鄧姣汝技術服務、資金幫扶的育齡群眾有20多戶,在她的帶動和幫助下,全村有35戶獨生子女戶和二女戶走上了香菇種植之路,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巾幗花開別樣紅!”盧姣汝是一朵激情怒放的鏗鏘玫瑰,她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唱響了計生協會小組的贊歌,贏得了廣大育齡群眾的認可和尊重。她所在的小組連續3年被鎮計生協會評為“五好協會小組”,而她本人也被評為“優秀小組長”。
作者單位:福建省漳平市南洋鄉計生協會
通訊地址:福建省漳平市南洋鄉計生協會
郵政編碼:364413
聯系電話:0597-7560002(1586015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