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新華網湖北頻道
春節前夕,鄧德會開心地笑了。她經營的7畝高產茶園和茶葉加工廠生意不錯,喂養的10頭豬、5只羊賣出了好價錢,幾項相加,年純收入3萬多元。
42歲的鄧德會是宜都市潘家灣土家族鄉呂家坳村村民。幾年前,她家徒四壁,老人生病無錢醫治,生活極度困難。如今,她不僅還清了所有債務,還有一筆存款。她感嘆道:“這多虧了‘幸福工程’。”
7年前,宜都市啟動“幸福工程”,先后將30個村的600多位像鄧德會這樣的農村貧困母親列為幫扶對象。他們選定依靠科學技術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和發展庭園經濟等作為幫扶項目。為給貧困母親補充“知識養分”,定期組織講座,傳授香菌種植、大棚蔬菜種植、無性系茶葉栽培、生豬育肥等技能。通過集中培訓和個別指導,大部分貧困母親都掌握了一至兩門實用技術。
至今,宜都市累計投放專項資金103.5萬元,救助了600位貧困母親,惠及人口1800多人。受救助的貧困母親人均增收1200多元,其中有512位母親擺脫了貧困,有的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少生快富模范”稱號,成為遠近聞名的女能人。(記者張潔、通訊員施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