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國家人口計生委主任李斌在幸福工程十五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全文如下:
尊敬的顧秀蓮主任,各位嘉賓,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集會,紀念幸福工程十五周年。剛才,顧秀蓮主任作了重要講話, 15年來幸福工程所取得的成就令人鼓舞,未來戰略部署催人奮進,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幾位代表的典型發言,內容鮮活生動,事跡感人至深。我代表國家人口計生委 向 獲得榮譽稱號的單位和個人表示熱烈祝賀, 向長期關注、鼎力支持幸福工程并做出重要貢獻的各位嘉賓、各位代表,以及幸福工程的具體組織實施者、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借此機會,我講三點意見。
一、幸福工程是人口計生系統一項具有重要影響的民生工程、愛心工程、品牌工程
15年來,在王光美大姐、顧秀蓮主任兩任主任的直接領導下,在 彭 珮 云等領導同志的 親切關懷下,在各級組委會、各項目點及全體工作人員的不懈努力下,幸福工程彰顯了公益慈善事業的生機與活力,資金規模越來越大、救助人數越來越多、布點范圍越來越廣、社會影響越來越好,并 榮獲“中華慈善獎——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
一是促進了計劃生育、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落實。 母親是家庭的核心,是生活的維系者、孩子的保護神。幸福工程以樸素的感恩理念、科學的運作模式和務實的救助行動,在幫助貧困母親發展生產、改善生活的同時,提高了婦女的家庭地位和社會地位,也影響和帶動了群眾婚育觀念、婚育行為的轉變,為全面落實計劃生育、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促進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社會公平和文明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是助推了人口和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的建立。 作為全國首倡針對“貧困母親”這一特殊群體開展的公益項目,幸福工程依托人口計生群眾工作網絡,堅持與扶貧開發和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變 “輸血式”救助為“造血式”幫扶,治窮、
治愚、治病“三治”并重,使 被救助的貧困母親及其家庭經濟上臺階、生活上水平、文明上層次。幸福工程已成為人口計生利益導向政策體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導作用,推動了人口計生部門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的轉變。
三是樹立了人口和計劃生育系統良好的社會形象。 幸福工程堅持開展 15年,項目點遍布全國29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救助貧困母親22萬,惠及家庭人口超過100萬。與此同時,各級組委會不斷總結經驗、創新推進方式, 由 “小額資助、直接到人、滾動運作、勞動脫貧”,到“公司加農戶、大戶帶小戶、先富幫未富”,走出了一條“幫政府分憂、為家庭解難、促和諧發展”的新路子。相伴而生的“幸福微笑”、“幸福家園”、“幸福圍巾”等系列項目,擴大了“幸福標識”的社會影響; 通過組織捐贈人到項目點考察,增強項目執行透明度,提高了項目公信力,為人口計生事業的發展打造了品牌,贏得了贊譽。
二、幸福工程在新形勢下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當前, 國內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進一步鞏固,政府擴大內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應繼續顯現,企業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和競爭力不斷提高,社會公眾的志愿精神和公益理念日益增強。 統籌解決人口問題邁出堅實步伐,人口計生利益導向政策逐步完善并深入人心,在 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大局中發揮了應有作用。這些都為發展公益慈善事業、進一步推進幸福工程和開發幸福系列項目創造了難得的機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認識到,“十二五”時期,我國的人口發展形勢依然嚴峻、情況更為復雜。人口總量將繼續增長,人口素質亟待提高,人口結構性問題凸顯,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任務艱巨,人口老齡化速度明顯加快,人口遷移流動日趨活躍,家庭規模小型化、結構多樣化,傳統家庭功能出現弱化趨勢,統籌人口自身發展及其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從人的全面發展來看,農村存在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等社會問題,城鎮也有一定數量的缺乏經濟來源和生活保障、身有殘疾或家遭變故的特殊困難家庭,特別是一些老少邊窮地區仍有很多因病返貧、因災致貧或一直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貧困母親。 縮小我國地區之間、城鄉之間、行業之間、群體之間的貧富差距,增進人口福利、促進家庭幸福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面對新的形勢,幸福工程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一要服務大局,乘勢發展。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讓社會更加公正、更加和諧。”這也是幸福工程未來努力的方向。要以十五周年紀念大會為契機,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推進幸福工程與新農村建設、文明城建設、婦女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緊密結合,統籌考慮、科學決策。繼續發揮幸福工程成本低、效 率高的組織優勢,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動員豐富的、雄厚的社會資源參與到活動中來。完善并落實讓公眾信任的項目運作、資金管理和財務審計等制度,吸引愛心人士和工商企業把資金和善款投向幸福工程。要堅持“三治”并重,均衡發展,給群眾 不僅要送資金、送溫暖,還要送理念、送技術、送知識、送健康,在基層真正開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幸福直通車”。
二要整合資源,加快發展。 幸福工程幫助計劃生育貧困家庭解決實際困難,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計劃生育協會、中國人口報社作為幸福工程的發起單位,要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切實把幸福工程做實做好、抓出成效。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要 克服金融危機和行業競爭帶來的籌資壓力, 創新勸募方式、拓寬籌資渠道,逐步緩解 群眾需求大、救助資金少的矛盾,不斷為 幸福工程注入“活水”,增強活力。中國計劃生育協會要進一步完善基層 工作網絡,嚴格履行程序,規范組織管理,切實提高扶貧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扶貧效果。中國人口報社要加大宣傳倡導力度,及時跟蹤報道項目進程,宣傳好的經驗做法和先進典型,擴大幸福工程的社會影響,提高國內外的關注度、關切度。
三要提升品牌,創新發展。 品牌優勢和規模優勢是公益項目生存、發展、壯大的重要基礎。要秉承“堅持以人為本,關注弱勢群體”的公益宗旨,樹立“大幸福工程”理念,統籌兼顧,城鄉并進,在做好現有的“幸福系列”公益項目基礎上, 延伸觸角,形成規模, 針對 家庭與消除貧困、性別平等與婦女賦權、生殖健康與母親安全等內容開發新項目、培育新品牌,努力把幸福工程做大、做強、做優,為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做出新的貢獻。
三、進一步 加大對幸福工程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一是要認識到位,滿懷感情支持。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幸福工程是人口計生領域促進民生改善的重要公益項目 ,國家人口計生委已將其列為新時期人口計生工作必須著力抓好的一項重點工程。 扶貧助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堅持執政為民,懷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懷著對貧困母親等弱勢群體的關愛之心,繼續對幸福工程給予大力支持。幸福工程開展 15年,中央直屬機關、中央國家機關等黨政部門堅持組織活動14年, 累計捐贈 善款總額達 4400余萬元 ,很值得學習 。
二是 要研究措施,加大支持力度。 各級人口計生部門要把幸福工程擺上日程、納入規劃,將其與人口計生利益導向政策體系建設、新農村新家庭計劃、生育關懷行動、關愛女孩行動等工作相結合,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支持。要積極爭取和協調有關部門,在與扶貧開發等民生普惠政策對接時,有效運用幸福工程這一載體,努力把對計劃生育困難家庭的優先優惠政策落到實處。
三是要立足長遠,創新支持方式。 各級 人口計生部門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委托服務等方式,在對獨生子女傷殘死亡的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以及計劃生育手術并發癥的救助上,發揮社會組織作用,給幸福工程更大的施展空間。要保證本地幸福工程項目點的質量和效果,借鑒幸福工程計劃生育、男女平等兩個基本國策一起抓的好經驗,轉變觀念,創新方式,在提升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水平的同時,全面增進人口福利與家庭幸福,促進社會和諧與文明進步。
幸福工程任重道遠,公益慈善大愛無疆。 我相信,在顧秀蓮主任的領導下,在參與幸福工程的社會各界人士及全體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幸福工程一定會越辦越好,為我國人口與發展事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