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上海市計生協、幸福工程上海市組委會以“幸福工程”創立十五周年為契機,積極開展“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工作,加大宣傳募捐力度,創新項目發展方式,拓展扶貧幫困內涵,倡導“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慈善,讓城市更美麗”的愛心精神和慈善理念,進一步提高幸福工程的品牌效應,促進全市幸福工程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一、認真部署,積極開展宣傳募捐活動
市計生協把“幸福工程”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從制定計劃、召開會議、下發文件等方面著手,層層落實幸福工程各項工作,確保工作順利進行。一是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年初,會長辦公會議專題討論“幸福工程”工作,明確與四項工作相結合,一是與上海迎世博活動相結合,二是與“生育關懷行動”相結合,三是與“抗震救災”活動相結合,四是與計生協會能力建設相結合,切實把募捐、宣傳、扶助、管理等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市協會、市幸福工程組委會根據全國組委會2010年度工作要點的精神,擬定下發《上海市2010年度“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工作要點》,部署募集捐款、管理培訓、拓展項目等工作重點以及開展“幸福工程”創立十五周年紀念活動安排。在區縣秘書長會議上,就“幸福工程”工作提出具體要求,指導區縣協會根據區域特點和實際情況,在整合社會、媒體資源,拓寬籌資渠道,加強資金管理等方面有所突破。二是積極宣傳,廣籌善款。4月13日,市人口計生委、計生協聯合在崇明縣舉行以“情系新農村,相約世博會”為主題的“三下鄉”活動,活動中舉行全市人口計生系統“幸福工程”募捐儀式,并向“幸福工程”受助母親贈送世博會門票,為救助貧困母親奉獻一份愛心;區縣計生協充分發揮基層協會網絡優勢和理事、會員、計生志愿者的積極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倡導社區、學校、部隊、機關、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幸福工程愛心捐助活動,激發廣大群眾扶貧濟困、奉獻愛心的熱情,掀起捐助高潮。寶山區計生協聯合上海大學優時代社團舉辦“共譜愛的旋律——天使寶寶慈善音樂會”,所籌集的7.8萬元善款及時12件物資用于救助困難母親及0—3歲困難女孩家庭;閔行區計生協與紅十字會、慈善機構聯合開展募捐活動,深入到機關、企事業單位、工廠,號召黨員干部、會員和志愿者積極為貧困母親捐款,為青海玉樹災區捐款;盧灣區各街道及基層協會在居民小區通過板報、張貼幸福工程募捐活動告示等形式,宣傳動員單位和個人捐款,得到社會各界和居民的支持,捐款金額比去年有所增加;楊浦區四平路社區計生協舉辦慈善義賣活動,向社區居民征集手工編織義賣品,現場拍賣,扶助計劃生育困難家庭,促進基層會員、社區志愿者和群眾對“幸福工程”的了解、關注和參與。
在領導帶頭垂范、協會理事、會員的共同努力和社會各界踴躍參與下,截止目前,全市共籌集幸福工程捐款約170萬元。
二、突出主題,提高幸福工程的影響力
為了使公眾更多地了解幸福工程,支持幸福工程,各級協會加大宣傳工作力度,通過舉辦座談會、聯誼會、文藝演出等多種形式主題宣傳活動,形成上下聯動,多方互動,擴大幸福工程的影響面。一是展示成果。市計生協在《新民晚報》家庭周刊登載“幸福工程”專版,宣傳幸福工程的宗旨、意義和社會愛心人士、項目帶頭人、貧困母親的感人故事和典型案例,并向全社會公布捐款方式,調動全社會積極參與幸福工程;松江區召開“幸福工程項目工作推進會”,總結近年來幸福工程工作情況,推廣泖港鎮“一村(居)一品”工作經驗,舉辦“幸福工程成果展”,產生良好的宣傳效果;盧灣區瑞金街道邀請貧困母親和外來媳舉行“母親節”聯誼活動,通過座談交流、文藝演出、贈送保健枕等形式,讓貧困母親和外來媳感受到平等和尊重;靜安區靜安寺街道舉辦基層協會工作者征文比賽,以散文、詩歌、敘事、體會等多種形式,宣傳幸福工程的崇旨意義,表達對貧困母親的關注關愛之情;虹口區嘉興路街道舉辦編織技藝培訓班和產品展示會,提高貧困母親掌握絲網花、紡織品工藝制造的技能,絲網花、布衣飾品民間藝術開發幸福工程項目點被評為上海世博會接待窗口。徐匯區徐家匯街道開展“精彩世博你我同行”為主題的攝影比賽,把社區居民參與世博和為幸福工程奉獻愛心的精彩瞬間定格,增強了計生協會的凝聚力。二是評選先進。根據全國組委會幸福工程15周年表彰活動要求,市計生協評選推薦2005年以來幸福工程工作中涌現出來的愛心集體1個,愛心奉獻單位和個人11個,項目示范點3個,愛心使者15人,幸福母親20人,各區縣計生協按照評選標準,及時收集、挖掘一批新的先進典型,增強了協會工作人員、項目負責人做好公益項目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三、真情服務,營造關愛母親的良好氛圍
各級計生協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把開展紀念活動與切實為母親辦好事、做實事、解難事結合起來,精心策劃、開展特色服務活動,使廣大母親得到真情關愛,弘揚尊重母親、熱愛母親、關懷母親的社會公德。嘉定區開展以“關愛母親,共建和諧”為主題的系列活動,“母親節”期間提出“四個一”倡議,即:為母親送一束康乃馨,買一份女性安康保險,做一餐孝心飯菜,聊一小時天等親情活動,以實際行動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爭做母親的好兒女;靜安區開展以“孕世博寶寶,做幸福媽咪”為主題的“準媽媽”優孕優生講座,邀請兒保專家講述科學孕期和育兒知識,讓“準媽媽”們提前感受到做母親的幸福;閔行區在會員和志愿者中開展“多陪幾分鐘、多留一會兒”活動,組織會員、志愿者深入到計生困難家庭,與計生母親嘮家常、論長短,并為60歲以上獨生子女困難家庭送免費午餐和家政服務;松江區泗涇鎮開展為“千名女性贈送健康保險”活動和 “兵兒子”與結對的獨生子女死亡家庭的“母親”同游世博園活,使困難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虹口區安慶東居委計生協與自然美發店共同建立“貧困母親關懷基地”, 為貧困母親發放“愛心卡”,提供免費理發服務;奉賢區基層協會組織開展“貧困母親蘇州一日游”、“家庭文明觀博家庭知識競賽”、為計生困難家庭贈送保險、組織貧困母親免費健康體檢等活動,營造感恩、奉獻、互助、和諧的良好氛圍。
四、創新項目,擴大貧困母親救助范圍
市計生協、市幸福工程組委會結合上海實際情況,積極創新項目救助模式,探索項目發展的新途徑,不斷擴大扶貧幫困的輻射面。一是調研指導,提高項目水平。市協會領導多次深入到松江、奉賢、崇明、金山等項目點較多的區縣開展調研,了解項目運作情況及存在的問題與困難,加強對項目點的指導服務與監督評估,組織培訓與交流,進一步提高幸福工程宣傳募捐、項目管理能力和水平。金山區開展受助母親家庭生活情況調查活動,了解其生產項目進展狀況、子女就學就業等情況,協調有關部門、企業開展資助就學、介紹就業等活動,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奉賢區四團鎮幗盛瓜果種植項目點注重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項目的科技含量,在“生育關懷與世博同行”主題活動中續約立項,帶動本鎮及周邊的貧困母親勞動脫貧;寶山區聯合淞南鎮開展“我為貧困母親獻一份愛心”宣傳、咨詢、服務活動,為貧困母親提供女性保健指導、計生政策法規解讀等服務,組織受助母親相互交流市場信息和致富經驗,提高貧困母親就業能力和素質。二是規范管理,完善資金管理。建立健全制度化、科學化的項目實施規則,規范幸福工程信息管理工作,開展項目資金自查、督查工作,定期抽查區縣幸福工程項目資金管理情況,督促項目單位按時返還項目資金,保證項目資金專款專用、不流失,使用率和周轉率不斷提高。三是拓展服務,開展異地關懷。市計生協、市幸福工程組委會堅持服務全國的大局觀念,積極開展異地關懷行動,今年與三個省市商榷援助建立幸福工程項目有關事宜,計劃共提供援助資金90萬元,幫扶貧困母親500多戶,促進當地扶貧開發和經濟建設,推動幸福工程事業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