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 金里村是人多地少的平原地區,僅靠種植業很難脫貧致富。戴景秀是個肯動腦筋的聰明人,她看到本村很多人搞食用菌業,收入也不錯,但這只是季節性的收入,大部份時間仍無事做。她想,金里村在縣城周邊,交通便捷,水電不愁,這幾年豬價看漲,搞養豬業是個好門路。2004年她家在村邊建了4間豬舍養了60頭豬,純收1.5萬元。吃到甜頭又學到飼養經驗,戴景秀與丈夫商量決定建較大型的豬舍,擴大飼養規模。丈夫洪百發是個正直勤勞的小伙子,對妻子恩愛有加,言聽計從,也想要好好打拼,振興家業。2005年初,向信用社貸款9.5萬元,向朋友借款4萬元,加上自己積累共15萬元,新建一座41間豬舍和一間管理房。但缺乏資金購買豬苗。村項目小組多次上門關心服務,先后四次從幸福工程項目款給予資助1.6萬元,并聯系有實力講信用的飼料店作保,先供應飼料,等賣生豬后還款,還幫助聯系鎮獸醫站人員定期到豬場指導,傳授防疫知識。第一年賣豬170多頭,繁育母豬27頭,純收近3萬元,還貸款2萬元,剩下的用于擴大養殖規模。2006年8月,鎮村計生協會又幫她辦理3000元貼息貸款,用于在豬舍圍墻外挖一個3畝水面魚池,利用豬糞養魚,搞立體養殖。為了搞好豬場經營,全家搬到豬場居住,日夜看護,精心喂養,科學防疫,終于得到令人高興的回報。2006年賣豬400頭,2007年出售434頭,2008年出售600頭,2009年出售645頭,不但還清了全部欠款,還積累了一定資金,今又在魚池岸邊建20間兔舍養兔,擴大養殖品種和規模,事業不斷壯大。
戴景秀致富后懂得感恩,積極回報社會,母豬所生的豬苗除了自養外,還提供108頭豬苗給困難戶飼養,待養豬戶出售大豬后再歸還豬苗款,愛心奉獻社會。2007年戴景秀被省計生協會、幸福工程省組委會授予“幸福母親”稱號,代表長泰縣出席全省表彰大會,2008年在新農村新家庭建設活動中,被授予“勤勞致富示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