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傾情溫暖貧困母親七都鎮計劃生育協會 在104國道沿線的七都鎮貝河村,有一位勤勞、賢惠、有見識的女性。她叫黃月華,1990年與貝河村沈吾福結了婚并生育兩個女孩之后,她說服還想抱孫子的公公婆婆,主動落實了節育措施。她將精力投入到女兒的教育以及幫助丈夫打理好屠宰生意,同時堅持看書讀報,收看電視搜尋信息,敏銳地尋找致富門路。 1998年起,七都鎮茉莉花在走下坡路,大多數的農民茉莉花園一片荒廢,而作為花茶的配料,白玉蘭價格卻高的驚人,但傳統白玉蘭樹干高大、產量低、不易管理、不易采摘,月華心想,要是白玉蘭的樹干矮小一點,花量多一些,那該多好啊!月華的舅舅林挺庚長期在外做茶葉生意,發現廣東市場上出售盆栽白玉蘭,想將其引入七都試種的想法告訴了月華,月華心動了,覺得在本地種植白玉蘭有優勢有市場,可以大顯身手經營一番,于是月華夫婦拿出了家中所有積蓄,加上貸款和親戚朋友的援助,與舅舅一起從外地引進成苗2000多棵,精心培植白玉蘭。 剛剛創業的月華夫婦,面臨的是資金周轉困難的窘境,為節約成本,夫妻倆舍不得雇工,女兒被送到了外婆家,倆人終日埋頭苦干,為防止他人偷盜和搗亂,晚上睡在草棚里,為防止霜凍,常常夜間燒火化霜……辛勤的勞動換來了白玉蘭苗木一天天的長高壯大,眼看收獲在望,可2000年那個冬天,氣溫急劇下降,白玉蘭樹遭受霜凍,被凍死200多棵,損失10000多元。丈夫在屠宰生豬時,又不幸受傷,使本已欠債的家庭雪上加霜,月華再也難以開口向親戚朋友借錢了,夫婦倆正在為無資金給白玉蘭樹施肥而愁眉不展時,鎮計生協會了解到詳情,便把月華列為2001年剛啟動的“幸福工程”救助對象,并將3000元“幸福工程”救助款送到田頭。月華接過救助款,感動得說出肺腑之言:“感謝黨,感謝政府對我們二女戶的支持幫助!” 3000元資助款立即被月華用于白玉蘭樹施肥,除草雇工加強園地管理,僅一年就增收了8000—10000元。 幾年后,黃月華成了七都遠近聞名的“花后”。但這位自強、自立的貧困母親致富不忘他人,還積極帶動10多戶計生戶種上了盆栽白玉蘭,并為他們提供技術幫助,共同走上致富路。隨著種植戶增多,本地花市供大于求。黃月華放眼外地市場,在自家建立起了購花點,向七都花農收購白玉蘭,解決七都花農的后顧之憂。如今的黃月華已經擁有了20多畝2500多株的白玉蘭基地,每年給她帶來30000多元的收益。街坊鄰里們看到月華家的生產變化,也紛紛放棄了二胎生育,甚至自覺到醫院落實了結扎措施,他們也將時間和精力放到了發家致富、自主創業上來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幸福工程的資助換來貧困母親新的希望,如今的黃月華已置一套120平方的新房,兩個孩子均送到城關讀書,她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幸福工程項目辦 修改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