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在巍巍太行山腳下,生活著一位在人民大會堂做過報告的農村婦女,她叫劉便芹,河北省贊皇縣千根村人,今年 48 歲。她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幸福工程幫我走上了幸福路。”
“屋漏偏逢連陰雨
1983 年劉便芹結婚時,全家五口人擠在 3 間破房子里,生產工具是原始的犁耬鋤耙,幾畝薄田只能維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 1996 年一場特大洪水,沖毀了養命田,吃飯都成了大問題。丈夫勞累過度,患了腰椎間盤脫出,幾乎喪失了勞動能力。公公意外摔傷了腿,臥床不起。女兒因營養不良患了嚴重的疾病。生活的重擔全都落到了劉便芹身上。為了減少開支,她不得不讓學習成績優秀的大孩子輟學在家。 1999 年她借了些錢,聯合了 3 戶計生貧困家庭,承包了村里 40 多畝河灘地栽種果樹,自家嫁接了 500 多棵桃樹和 500 多棵棗樹,但是,由于缺少技術和資金,桃和棗的產量非常低。舊債沒還上又欠了新債,沉重的經濟負擔,繁重的體力勞動,壓得劉便芹喘不過氣來。
幸福工程解危難 借風揚帆破浪行
2001 年,她申請到了 2000 元幸福工程救助款。更讓她感動的是,縣、鄉計生部門還提供技術服務,多次手把手的教她果樹栽培技術。 2002 年,她的桃樹開始大批掛果,果實又大又甜,銷路非常好。當年下來,每棵桃樹平均結果 40 多斤,每斤按 1 元錢計算,僅此一項就收入 5000 多元,再加上賣樹苗收入 1000 多元,大棗和其它收入 4000 多元,累計收入在 1 萬元以上。
為了擴大規模,增加效益,她開始在優化桃樹管理和引進新品種上下功夫。她先到外地考察引進了清香核桃品種,自家種植了十來畝,第二年嫁接了 500 多棵優質核桃樹,經過三年的精心管理,現在已經正式掛果,按每棵 3 斤,每斤 8 元計算,可收入 12000 元。
幾年來,她的項目累計收入達到了 9 萬多元,不僅及時還上了幸福工程資助款,還清了所有的外債,還蓋了 5 間新房,買了拖拉機,電視機。她特別高興的是,有條件供小女兒上了大學。她常說:“過去我在果園管理陷入困境的時候,就像是拉著重車上大坡,到半坡上實在沒勁了,如果沒人幫忙,車就馬上退回坡下,前功盡棄。正是在這關鍵的時刻,是幸福工程推了我一把,坡上去了,我的生活從此發生了很大變化。”
載譽而歸受鼓舞 百花齊放才是春
2005 年,劉便芹被評為全國十佳脫貧母親之一,代表河北省幸福工程救助母親在人民大會堂作了報告。回到家鄉后,備受鼓舞的劉便芹決定,還要繼續努力學習,掌握新的農業科技知識,發展新的生產項目,帶領全村脫貧致富奔小康,為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005 年冬天,她與丈夫商量后,從家里拿出 2000 多元,將村頭被大雨沖壞的 100 多米水渠重新修復,受益的鄉親把這條渠稱作“民心渠”。 2009 年,她憑著自己的信譽成為了林果經銷經紀人,低價賒賬供貧困計生家庭種植,并采取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研究交流,統一價格銷售的方法,最大限度的保護果農的利益。今年這些果農的銷售總額達到了 500 多萬元,純收入在 200 萬元以上。
面對全村長滿果樹的花果山,劉便芹看在眼里,喜在心頭,她看到的不僅僅是豐收的果實,她看到的是帶領鄉親們致富的新路子——開發農村搞特色旅游,使更多的鄉親走上致富路,把家鄉建設的更加和諧,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