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根據中央國家機關計劃生育工作要求,在幸福工程組委會的協助安排下,中央國家機關計生第十五協作組成員單位一行14人,組成“三下鄉”扶貧考察團,于7月25日至7月30日赴云南寧蒗縣幸福工程項目點開展扶貧和幸福工程項目考察。活動得到云南省計劃生育委員會,計劃生育協會,當地縣政府和計劃生育部門的支持和協助,順利完成了扶貧,調研,考察工作。
一 參加活動的單位
參加活動的單位有商務部,通用技術(集團),五礦集團公司,化工總公司,對外運輸(集團)總公司,糧油食品進出口(集團),土畜產進出口總公司,華潤總公司共8個協作組成員單位及商務部所屬中國國際貿易中心,配額許可證事務局。
協作組成員中的六個單位因故未參加活動,其中四個單位帶去了捐助款。
二 調研考察活動進展順利
此次活動的目的是以“三下鄉“活動形式,調研幸福工程項目點救助貧困母親致富情況。
1、與云南省計劃生育委員會和寧蒗縣政府五個重要部門的領導及干部進行了座談,了解當地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狀況。
2、代表中央國家機關帶去14個單位14000元捐款,舉行了捐贈儀式。
3、與當地村干部座談,調研幸福工程實施和貧困母親脫貧致富情況,走訪脫貧致富戶和待救助戶。
三、當地基本情況和幸福工程狀況
1、云南省寧蒗縣位于該省西北部的川滇交界處,面積6025平方公里,縣城海拔2240米,1956年9月成立彝族自治縣。2004年總人口23萬,其中少數人民占總人口的78%,彝族占總人口的61%。農民人均收入659元,目前仍處在國家級貧困縣之列。
寧蒗旅游資源豐富,民族文化多樣。尤以瀘沽湖、青龍海、吉意溶洞、永寧溫泉為代表的雄奇秀麗自然風光,有以彝族畢摩族文化、摩梭達巴文化、普米族韓規文化為代表的民族宗教文化,構成了寧蒗縣“情、山、水”獨特文化特色。
2、由于歷史和文化的制約,該縣各民族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早婚早育、多子多福、重男輕女”等舊生育觀念。經過近10幾年的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基礎管理和服務、政策鼓勵和幸福工程實施。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計劃外生育率有了大幅度下降,在民族政策的基礎上,生育觀念發生很大變化,少生優育成為時尚,獨生子女在不斷增加,重男輕女觀念改變。
3、該縣2001年得到11萬元幸福工程項目捐助,經過兩輪次的周轉,已經有89戶貧困母親得到500-2000元不等的救助,80%達到脫貧致富,解決了子女就學困難,有的成為萬元戶,有的甚至發展成幾十萬元戶。
四、走訪了貧困家庭,得到地方領導和貧困戶的贊揚
在聽取地方各級領導情況介紹、座談和參觀后,我們入戶走訪了被救助的貧困母親。她們感謝黨和政府,感謝幸福工程使她們脫貧致富。參加活動的協作組成員單位為該縣計劃生育部門捐款14000元,表達中央國家機關各單位的愛心。
在我們離開寧蒗縣之前,縣計生協將我們的捐助款,準備以幸福工程方式資助22戶人家,我們每個成員感到欣慰。這次“三下鄉”活動,得到了云南省政府有關部門、麗江市和寧蒗縣政府和各級領導的關注,寧蒗縣有關媒體對此次活動進行了采訪。
我們所到之處,受到當地各級政府領導和少數民族群眾的熱烈歡迎。他們以最高的理解和熱情洋溢的招待方式歡迎我們這些來自中央國家機關的客人。
此次活動得到協作組的每個成員單位的領導在人力、物力和時間上的大力支持,有5個單位的主管領導參加了考察活動。在活動中,每個同志克服翻山越嶺,條件艱苦和身體不適等困難,圓滿完成了這次“三下鄉”考察、捐助任務。
在活動中,每個成員都深受教育和啟發,進一步認識到開展此項活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大家表示,今后將繼續做好幸福工程捐款工作。
中央國家機關第十五次協作組
2005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