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1994年春,一封筆墨未干的書信送到時任國家人口計生委主任彭珮云辦公桌上,幸福工程的故事由此開始。作為首個以貧困母親為救助對象的社會公益項目,“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于1995年正式發起成立,將“幸福”之愿送抵這個真實存在的特殊群體。

2020年全世界深陷疫情、洪澇等困頓之中,人們內心對故土母親的思念變得更為迫切。令人振奮的是,幸福工程歷經25年風雨,終將和母親們一起邁向全面脫貧的幸福年。
在這極具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幸福——“為了母親的微笑”第三屆幸福工程跡錄展即將于9月15日至10月31日,在大千當代藝術中心隆重舉辦。

展覽時間
2020年9月15日-2020年10月31日
展覽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北路798藝術區A04棟
主辦單位
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
幸福工程組織工作委員會、大千當代藝術中心
支持單位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女企業家商會、
中國計劃生育協會、中國人口報社、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
媒體支持
新華網
足跡梳理,重走幸福扶貧路
長達十五米的時間軸線,于此處化作幸福工程偉大歷程的光景縮影。以“幸福”為名的紙飛機,將這一走過二十五年光景的公益堅持呈現于此。我們通過梳理記錄歷程當中極具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的慈善事跡、意義節點,全面且真實地反映幸福工程自1995年創建至今所經歷的風雨與陽光,奮斗與輝煌。


以購代捐,予萬戶百谷幸福家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中,幸福工程編織著一個個樸素而非凡的母親夢。每年收獲的季節,牛羊滿圈、稻谷飄香、茶山遍野、花好蜜甜,母親們用豐碩的成果交上了一份份“用奮斗開創幸福未來”的滿意答卷。幸福大千的產品,飽含著汗水與希望,是母親們創造“幸福”奇跡的最佳印證。

為鞏固脫貧成果,以及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大千當代藝術中心自2020年起運維建設母親產品公益品牌“幸福大千”,由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幸福工程獨家授權,戰略會同新華網·溯源中國的5G富媒體新生態,與“幸福母親”簽訂扶貧合作協議,在“藝術賦能公益”的基礎上,更深度地參與脫貧攻堅,幫助“幸福母親”走好脫貧“最后一公里”。

翻山越嶺,只為記錄母親的微笑
幸福工程如果沒有于全興老師的記錄,我們很難如此真切地感知到貧困母親們真實的表情。2001年至今,于全興曾46次深入中國西部貧困地區,走訪99個國家級貧困縣、306個村寨,足跡遍及全國各地12個省、市、自治區,采訪拍攝1300多位貧困母親,記錄下西部貧困母親的真實生存狀態。


點亮微笑,美教扶貧潤無聲
孩子是天生的藝術家,能夠使用繪畫語言和外界進行溝通,傳達著自己對這個廣闊世界的直覺經驗和感性認知。2018年、2019年展覽籌備期間,大千當代藝術中心組織團隊成員赴河北省貧困地區開展美育扶貧項目“點亮微笑”。面對每一位有著奇思妙想的孩子,大千努力借“美教扶貧”讓藝術真正走進貧困地區孩子的內心世界,點亮心中的微笑。


新月光彩完全小學孩子作品
獻禮巨制,五谷豐登敘歡情
中央電視臺紀錄片導演向一民先生,他毅然肩負起記錄脫貧攻堅戰勝利的使命,深入重慶大足、貴州福泉、云南蒙自、江西貴溪、湖南花垣和福建寧德,把幸福母親們的團圓喜悅記錄在長篇紀錄電影《美麗中國·幸福母親》中,將紀錄片語言與故事片創作手法兩者結合,使情、景、人、物相互關聯交融,呈現不同以往的人文關愛。


受助母親黃妹香(寧德蕉城區虎貝鎮)成立合作社,興建65畝食用菌大棚,3年吸納56位貧困母親進社務工。
幸福之愿,今朝談笑凱歌還
一項工程,跨度25載,幫扶貧困母親35.07萬,惠及人口149.26萬。
我們珍視的不是輝煌耀眼的數字,而是一張張鮮活生動的笑臉。我們親耳聽到、親眼看到、親手觸摸到,所以更愿意和你分享那些漫長歲月的故事、遙遠親切的慰問與風霜過后的面孔,以及亙古不變奔向幸福的中國情結。
愿幸福播種在富饒九州大地的每個角落,吟唱出一首首溫婉又堅韌的贊歌。

圖/文:大千當代藝術中心 編輯:國內項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