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繆艷,是新華村小平掌組的婦女組長。53歲的她很少有機會能走出生活了半輩子的山區,由于她沒有文化水平,所以平時也只能依靠務農為生,但她渴望學習知識和技術,渴望能走出山外看看不一樣的世界。她的女兒今年剛好生了孩子,請她到家里幫忙帶孫子。沒有讀過書的她,看到女兒從市場里買回來的嬰兒用品,不知道怎么使用,發現和幾十年前自己帶孩子時候的差別太大了。
2020年7月,幸福工程項目在新華村組建的婦女小組內部通知,將挑選村里合適的婦女外出參加學習嬰幼兒喂養培訓,為村里培養育嬰師造福村莊。考慮再三,繆艷報了名。報名的時候,她很擔心,聽說要經過選拔和面試篩選,學習完了還要考試通過才能畢業拿證。但是,只念過幾天書的她,不知道是否能夠被選上。通過幸福工程項目組和村委會的兩輪面試后,繆艷和另外兩位母親被選上了。2020年8月13日,在項目的支持下,三位母親一起到普洱市思茅區的御椿庭養老育兒家政服務跟班接受培訓。

繆艷參加育嬰師培訓
14天的培訓對于她們來說不亞于一場知識的長征,不論在時間和精力上都是一種考驗,而考驗往往在開始時會相當困難,特別是繆艷。因為受教育程度低,她不得不在課程上花費更多的時間去理解老師講的內容,也要在午飯后、晚上睡覺前來補上白天沒有聽懂的內容和沒有記下的筆記。刻苦,努力,認真仿佛成為了她的代名詞,在揮霍汗水的同時也散發著光芒,沒有文化不是阻擋她的障礙,反而成為她奔跑的動力和能源,漸漸地老師和同學們發現了她的努力,她的認真,和她的堅持,她不再為理論課而頭疼,也不再為跟不上同學的腳步而著急,更不再為害怕學不會而退縮。巨大的黑暗反而讓夜空中的明星更加璀璨。
實踐課程的開始是她參加培訓的轉折點,因為早年有過帶孩子的經歷,再加上刻苦的學習,培訓用的娃娃仿佛在她眼中活了過來,“哇哇的啼哭聲”牽動著下意識,在撫摸到嬰兒的瞬間手、身體、嘴巴也聯動著安撫著“哭泣的嬰兒”,一切都如行云流水般自然、純粹。不需要更多的語言,更多的描述,完美的身影展現在老師和同學的面前,面對此情此景老師和同學們都稱贊不已。在不斷的努力學習中,14天的時間轉瞬而逝,三位貧困母親也各自返回了家鄉。

分享知識
8月28日,在景星鎮政府和新華村委會的合作幫助下,繆艷和一起參加學習的母親在新華村村委會為全村婦女開展了“幸福工程兒童營養健康育嬰師”分享交流會。目的是分享學習成果,將嬰幼兒初生喂養健康的重要性在媽媽心中種下種子,為今后在婦女小組中推動嬰幼兒的健康服務打下基礎。
分享會當天,母親們的積極踴躍地報名參加,會議到場人數多達80人,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充分表明了新生兒健康喂養這一主題在社區的強烈需求。鎮政府和村委會領導在會上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大力的支持。
“這個機會很難得,現場多學點技術、多一門手藝,以后就業的路子就更廣。”貧困母親李元翠知道要開展育嬰師分享會的消息,一大早就趕來學習。

繆艷和羅云香配合做示范
分享會結束后,參會的貧困母親們大多都對育嬰師知識非常感興趣,并表示后續如果再有類似的活動一定參加,也非常感謝幸福工程項目能給予貧困母親們如此多的關愛和支持。新華村委會也表示是幸福工程項目幫助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增加家庭收入,幫助貧困母親掌握一技之長,提高就業競爭能力。
兒童營養健康育嬰師培訓與分享會完美落幕,但這只是開始。幸福工程能力建設項目將讓她們通過組建起來的婦女小組的力量,將知識分享傳遞,深耕社區,切切實實幫助村里的媽媽們提高科學喂養的意識和技能,讓健康扶貧更可持續地幫助更多的人走上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