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家住江西省吉安市永新縣高橋樓鎮龍江村老屋上組的劉小蘭,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今年56歲,小學文化,丈夫謝龍先,兩人育有二個孩子。
劉小蘭從小生活在農村,父母養育了8個子女,劉小蘭在家排行老大,家庭條件可想而知。與所有那個時代的農村姑娘一樣,勉強讀完小學后就開始干農活,成為家中的主要勞動力,二十來歲便成了家,生孩子過日子。
丈夫謝龍先和劉小蘭是同村的,家中的弟兄姐妹也多,家庭條件也不是很好,婚后劉小蘭與公婆一起生活。劉小蘭勤勞能干、孝敬公婆,對生活充滿信心,六口之家也是幸福滿滿,然而生活并總是不盡人如意,在小兒子十五歲,公公被查出患有癌癥,為了給公公治病,花去了家中本就不多的積蓄,還欠了不少外債,讓這個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在被病魔折磨了多年,公公還是撒手人寰。
屋漏偏逢連綿雨,丈夫謝龍先又被查出患有咽喉癌,看著病床上的丈夫,面對高昂的治療費,劉小蘭的眼淚都哭干了。
人們常說,母親就是一個家庭的半邊天,對一個家庭而言,母親是最偉大的,她是支撐一個家庭前進和運轉的力量。雖然生活很艱辛,但劉小蘭沒有怨天尤人,鼓足生活勇氣,烈日炎炎下在田間辛苦勞作,空閑時間走村串戶打零工,靠著不停的奔波勞累賺來的辛苦錢支付丈夫的治療費和小孩的學費。
幸福工程在該村實施后,村兩委及時幫劉小蘭向鎮衛計辦提出申請,最終她被列為受助貧困母親。收到資助后的劉小蘭和丈夫商量,用這筆錢買了三頭牛和十頭黑豬進行飼養。她每天早出晚歸,虛心向本地有經驗的養殖戶學習,并積極參加村里舉辦的養殖培訓班。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牛、豬長的膘肥體壯,牛從原來的三頭繁育成現在的十頭,豬由原先得十頭發展成三十二頭,收入一年比一年高,預計今年的收入可突破十萬元。
提及幸福工程,劉小蘭留總是熱淚盈眶,她十分感謝黨的好政策給予她家庭的幫助與扶助,“幸福工程”真正成就了她的幸福生活。


圖/文:江永縣計生協 編輯:江永縣計生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