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助我致富的“天使資金”
——記計生貧困母親張柳欽的致富之路
法國作家雨果寫過這么一句話“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親卻是堅強的”。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霍口鄉岐峰村的張柳欽就是這樣一個堅強的母親。
突遇不幸,一肩挑起家庭責任
今年45歲的張柳欽,育有一子,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家庭婦女,原本和丈夫在福州工廠上班,雖然領著微薄的工資,但日子卻過得踏實、溫馨。然,禍從天降,張柳欽的丈夫因意外摔至骨折,雖及時治療痊愈但體力不大如前,無法出門勞動,一家生活的重擔全壓在張柳欽身上。看著家里的狀況,張柳欽焦慮過、無助過,好幾次在夜里獨自一人流著淚水,抱怨命運不公。但是想到丈夫需要照顧,孩子需要養育,她將所有的抱怨掐滅,將對命運不公的抱怨轉變成自身強大的能量,毅然挑起整個家庭的重擔,打零工、干農活、做家務、照顧丈夫和孩子,謀出路。張柳欽回憶剛開始那段時間說,“那段日子很清苦,但正是那段日子讓我知道了幸福工程”。
精準扶貧,逐步走上致富路
岐峰村計生協會在聽說張柳欽家庭情況后,多次走訪實地了解其家庭狀況,并積極爭取將他們一家納入精準扶貧貧困救助對象中。考慮張柳欽仍有勞動力,本人也希望通過自己努力改變家庭情況,改善家庭收入,在綜合評估張柳欽就業能力后,村兩委和協會鼓勵她入股村食用菌種植合作社,并向其詳細介紹合作社的基本情況運行和分紅盈利等。至此,張柳欽開始食用菌種植致富之路。

張柳欽在菇棚檢查菌菇生長情況
幸福工程,排憂解困送春雨
萬事開頭難,食用菌的種植包括配料、拌料、裝瓶(袋)、消毒滅菌、冷卻、接種、發菌培養、出菌管理等一系列流程,對于剛剛入行的她來說,一切都是未知,一切都需要摸索。鄉、村計生協會在了解張柳欽的情況后,主動邀請食用菌種植經驗豐富的種植戶到張柳欽家中指導,講解注意事項,并時不時到基地指導種植。技術問題解決了,資金成為主要問題。縣、鄉協會了解到張柳欽資金短缺的難處后,立刻到張柳欽家庭走訪,評估實際情況,第一時間研究幫扶舉措,將張柳欽作為幸福工程幫扶對象,提供“幸福工程救助款”20000元作為項目啟動資金。正是這筆幸福工程救助款,它如同春雨澆灌著張柳欽食用菌種植幼苗,為他們提供充足的養料,也讓張柳欽一家致富之路走上正軌。
脫貧致富,吃水不忘助他人
2017年2月,在張柳欽和丈夫的共同努力下,通過大半年的用心經營和努力付出,張柳欽種植食用菌狀況良好,合作社也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張柳欽拿到了合作社的首次分紅8000元。如今張柳欽和丈夫都在合作社工作,除了分紅還有工資可以拿,生活過的越來越有滋有味,張柳欽臉上幸福的笑容也多了。自己條件改善后,張柳欽經常利用空閑之間積極聯系家庭生活困難的計生貧困母親,結合自身實例,安慰鼓勵他們,激發他們戰勝困難,自強致富的決心,宣傳講解計生協會推進的幸福工程幫扶計生貧困母親工程,同時耐心向有志于從事食用菌種植的計生困難家庭講解食用菌種植生產,注意事項等,幫助更多的計生貧困家庭發展生產。
計生貧困母親的幫扶不只是物資的救助,更多的是對貧困母親心里的安慰、生活信心的鼓勵,計生協會的關懷,將激勵貧困母親的自強不息,戰勝困難,共創美好的生活,用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態,播灑堅強,收獲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