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幸福工程項目辦自2003年起,針對城市下崗人員及無業居民家庭貧困問題,將幸福工程從農村拓展到城區。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在梧村、員當、鷺江三個街道開展幸福工程項目試點工作,把下崗職工和無業居民中實行了計劃生育的貧困母親做為救助對象,共投入35萬元,對60位貧困母親及家庭進行了救助。
在救助活動中,區委、區政府從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強調新時期人口計生工作要以人為本,把服務群眾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支持計生協會開展幸福工程,并提出“先行試點,總結經驗,宣傳推廣,全面鋪開”的工作思路。
區項目辦嚴格按照省幸福工程組委會《管理辦法》進行具體運作,并通過政策扶持、資源扶持、組合扶持、信息扶持等措施幫助城區下崗特困母親發展項目。雖然還不到兩年時間,卻已取得明顯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60戶受助的貧困母親中,有30戶脫貧的母親主動要求放棄“低?!?,每年可減少政府10多萬元的財政支出。有的受助戶致富后紛紛參加社區志愿服務隊,為其他困難家庭、殘疾人、孤寡老人提供幫助。
在項目辦與走上富裕道路的母親們的座談中,大家都說:幸福工程資助的資金雖然不多,但采取“小額資助,直接到人,滾動運作,勞動脫貧”的模式,加上各級計生協會好的跟蹤服務,能夠達到“投資少、風險小、見效快、效益好”的目標。
幸福工程福建省組委會供稿
國內發展部整理
2005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