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今年55歲的馬雪梅,老家山東青島。1986年,她在福州與伯父一家生活時,與剛從部隊退伍在福州當司機的長汀縣濯田鎮園當村人賴榮清結婚。1997年后夫婦倆回到長汀老家。20年來,堅持治理荒山,把“火焰山”建成“花果山”,種上600畝果茶,養3500頭豬、4萬羽雞。近兩年來帶動70多戶貧困戶養雞致富,2012年12月榮獲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聯合評選的“情系國策·感動計生”十佳母親,2014年4月2日,被評選為“2013感動福建年度十大人物”,2015年被幸福工程全國工作委員會授予幸福工程·救助母親行動“幸福母親”榮譽稱號。她那艱苦創業、綠化荒山、扶貧濟困的事跡在八閩大地廣為傳頌。

持久以恒 治理不停 600畝荒山披綠裝
1997年,馬雪梅夫婦回到長汀老家,一沒田二沒地,靠什么生活。她從電視里看到有人在海南種果發家致富的消息,就在老家嘗試種果,從此,從沒有干過農活的馬雪梅,與果樹結下了不解之緣,開始了開發荒山治理水土致富的生涯。
事情沒有想象的如意,因為沒經驗,馬雪梅種的葡萄不掛果,種的玉米不長苗。1999年,縣水保局領導到實地察看,現場指導,并讓她承包鎮政府干部集資在南安村“塘尾角”荒山種下的158畝板栗。當時山上除了這158畝實生苗板栗外,周圍數公里山頭,光禿禿的,只有幾棵老頭松和東一簇西一簇的零零散散的蘆箕草。而且缺少管理,原先種下的板栗苗很多枯死,沒死的也是幾片黃葉,平臺上是一層砂子。剛承包時,有人對她丈夫說:“你老婆沒種過田,難道你也傻嗎?這片山不可能長東西,將來會血本無歸,輸得很慘。”但馬雪梅不這么看,她說,長汀氣候適宜,雨水充沛,適合果樹生長,只要想做,就沒有過不了的火焰山。她憑著一腔熱血,帶著20多個農工起早摸黑在山上干,不但管了這158畝板栗,又種了192畝板栗。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第二年春天,一場春雨,水從山上沖到山下,轉眼間就變成了泥石流,大片平臺被沖毀,不少樹苗被沖得無影無蹤,沖得整座山一道道深溝。她一個人站在山上,雨水和著淚水,迷惘、委屈和痛心難以形容。當時,馬雪梅真想打退堂鼓,可是已經沒退路了,進也很難,繼續投入沒本錢,資金從何而來?更為糟糕的是,有4000余株板栗只長枝葉不掛果,經縣果樹專家現場診斷,說嫁接的是不良品種,要砍掉。
馬雪梅嘗遍了開荒種果的酸甜苦辣,但始終堅持著。她向親戚朋友借錢,請來專家幫忙,按照前埂后溝打小平臺,重新種上了果樹,連4000株不良品種忍痛分四年砍完。憑著一股沖勁,兩三年時間,她種下了350畝板栗,120畝桃子和200多畝油茶,昔日溝壑縱橫,光山禿嶺的塘尾角,種上了670多畝的果茶,原來的光山禿嶺成了綠油油的果樹林。由于她艱苦創業,治理荒山成績卓著,2002年1月和6月,她榮獲了省委、省政府頒發的“扶貧開發先進個人”和福建省水保委授予的“全省水土保持先進個人”稱號。

養豬養雞 種養結合 闖出生態發展路
馬雪梅創業碰上好時機,在她創業艱難時,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的習近平多次到長汀視察,并將長汀水土流失治理列入省政府為民辦實事的內容之一。
在習近平同志的鼓勵下,馬雪梅治理荒山更上一層樓。她帶領工人在山上種植百喜草,鞏固表土。為了讓貧瘠土壤增加有機質,她承包集鎮上垃圾運輸,將垃圾堆積發酵篩選,運到果樹下做基肥。她還購買吸糞車,到集鎮學校、醫院、機關單位清理廁所收集人糞尿,澆到樹下追肥,因為用的都是有機肥,果樹長得越來越好。
后來,馬雪梅在果場辦起“豬——沼——果”模式的養豬,沼渣、沼液作為果樹肥料,沼氣作為煮飯煮飼料。前些年,她投入450萬元,把豬場建成標準化的環保豬場,自動化機械刮糞、漏縫地板、全自動投料,總面積9700平方米,存欄生豬3500頭。2017年馬雪梅與汀州鳳河田雞公司合作,在果樹下養殖河田雞,建起14棟雞舍、管理房,一年養殖10多萬羽。這樣,草喂豬、雞,雞糞、豬糞肥果樹,既防止了污染又增加收入,馬雪梅走出了一條科學治理水土流失、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的成功開發之路,走出了一條從窮山惡水到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綠色生態路子。
20年過去了,辛勤的汗水換來了豐厚的回報,現在馬雪梅承包租賃的600多畝山場,種果470畝,種油茶200多畝,種果連帶著養雞養豬,一年毛收入二三百萬元,僅養雞一項純收入40萬元呢。

幸福工程 支持資金 助力發展投入扶貧
在馬雪梅事業發展的道路上,縣計生協會鼎力支持,幸福工程項目資金大力扶持,幫助她度難關,邁上發展之路。
那是2013年前后,由于受大環境的影響,生豬、家禽的價格十分低迷,馬雪梅的豬場、雞場造成了不小的虧損,資金周轉十分困難。在這時候,濯田鎮計生協會得知后,不但上山實地了解,鼓勵老馬,而且馬上向縣計生協會爭取幸福工程項目資金。縣計生協會領導親臨“塘尾角”果場、雞場、豬場,實地調研,并在10個工作日內,幫助解決3萬元幸福工程項目資金,還幫忙聯系銀行貸款,解決了計生小額貼息貸款的貼息(2014年計生小額貼息幫扶資金1800元)。
各級政府和計生部門的支持,鼓勵增強了馬雪梅進則全勝,不進則退的信心和干勁,有了這3萬元支持,馬雪梅又活了起來,立馬購買種苗、飼料、農資等,還注冊創辦了綠湖計生家庭農場,當年全家人均純收入凈增了近萬元,農場還被評為龍巖市計生家庭示范農場,先后獲得市級計生家庭農場3萬元補助資金,2015年計生小額貼息幫扶資金2500元,2016年專業大戶計生小額貼息幫扶資金7500元。如今,馬雪梅600多畝果茶進入盛產豐產期,一個果、豬、雞環保生產產業初具規模。
在艱苦創業的同時,馬雪梅身傳言教,培養教育一對雙胞胎兒女健康成長,建設好幸福家庭。當年,她的一對雙胞胎兒女在縣城讀書,一個月只給他們30元買菜錢,生病時兄妹倆互相照顧,每天放學后,女兒煮飯洗衣服,兒子撿廢品賣錢補充營養,沒米了,孩子騎50多公里的單車回家拿。如今女兒大學本科畢業在廈門一家公司做設計,兒子成家后靠自己能力小有成就。馬雪梅的公公婆婆早逝,丈夫是兄嫂培養帶大的,馬雪梅始終把兄嫂當做公婆相待,噓寒問暖,無微不至的贍養。馬雪梅一家,成為全村全鎮“幸福家庭”的榜樣。
一家幸福不是春,要讓幸福春滿園,馬雪梅自己致富后,不忘幫助鄰里鄉親走共同發家致富道路。她邀請6戶農戶成立了“長汀縣綠湖家禽專業合作社”,給鄉親們提供種苗、技術咨詢、銷售服務。從2017年起,她響應黨和政府扶貧攻堅的號召,積極參與激勵性扶貧項目,兩年來帶動蓮湖、長校、東山、塍背、元當等6個村的70戶計生貧困戶養雞,每戶贈送100羽中雞和2包飼料,并提供養殖技術、防疫打針、銷售回購等項服務,使每戶貧困戶增收3600元。蓮湖村計生貧困戶蘭馬水養,在馬雪梅贈送100羽中雞,增收3600元的情況下,提高了養雞致富的信心,又自己調進兩批雞苗,飼養后每批增收2000元,她嘖嘖稱贊馬雪梅養雞扶貧接地氣,效果好。在馬雪梅幫扶下,70戶計生貧困戶全部脫了貧,摘掉窮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