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shè)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shè)幸福家庭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中國8000萬貧困人口中,就一直存在著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貧困母親,她們中不少人生活在極度貧困狀態(tài),口糧不足,缺乏收入來源,更談不上文化教育。在云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官寨鄉(xiāng),就有這樣一位母親,生活的苦難并沒有打倒她,反而使她變得更加堅韌,她叫顧彩蓮。
生活真的越來越好了
2001年,我們拍攝團隊遇到她的時候,她背上背著一個孩子,手里還牽著一個孩子,在茅草房前怯怯的看著世界。就這樣,顧彩蓮成了被幸福工程捐助的對象,生活開始好轉(zhuǎn)。
2005年,顧彩蓮家有了三頭老母豬,家里蓋起了新房子;
2012年,家里有了電話,屋頂上掛起了臘肉;
2015年,開起了小賣部,女兒嫁進了鄉(xiāng)里的體面人家;
2016年,女兒有了個女娃娃,兒子因父親生病輟學在家放牛,籌劃著去城市打工。

如今,當年她背上的男孩——李照福,已經(jīng)開始掙錢養(yǎng)家了;那個倚著墻角,被顧彩蓮牽在手中的女孩也已嫁人,成為了人母。女孩嫁的是鄉(xiāng)里種煙草的人家,在云南,種煙草的基本就是大戶了。
最幸福的事 就是給你置辦新衣
2016年8月,我們團隊對顧彩蓮家進行了一次回訪,以下內(nèi)容為2016年8月的采訪手記。

難得天氣好,在我們的邀約下,顧彩蓮母女倆去了寨子上唯一的鄉(xiāng)鎮(zhèn)集市。集市距離顧彩蓮家路途遙遠,寨子上的人來這兒采買一次需要坐很長時間的車。

和媽媽相比,女兒的身材胖出許多。女兒告訴我們,有了孩子以后,幾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同為母親,顧彩蓮將兩個孩子撫養(yǎng)成人后,依舊干著挑水喂豬的活,比幾年前更黑更瘦了。

今天的采買讓女兒很開心,背上的孩子也很安靜。集市上吃的喝的一應俱全,母女倆一路隨逛隨買,女兒采買的動作比母親嫻熟的多,看來,生活條件的好轉(zhuǎn)確實影響了她很多。母親或許會想,孩子的生活好了,沒有像從前的自己一樣,不敢花錢、總是為孩子的衣食擔憂。

女兒家的娃娃打小就用上了城里孩子用的紙尿褲,不過女兒說,還是不如城里,寨子里沒有很好的學校,為娃娃以后上學發(fā)愁。

逛到中午,母女倆在街頭吃了一碗面。難得吃到加了料的面食,孩子也很喜歡。今天母女倆難得悠閑,準備采買齊全后再回家。

今天的采買收獲頗豐,豬肉、零食、水果滿滿一筐,還給娃娃買了幾包紙尿褲。這些東西,夠家里用上一陣子了。

如今,生活好起來了,孩子也在慢慢長大,女兒對未來也充滿了希望。是啊,艱難歲月都已經(jīng)走過,還有什么過不去的坎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