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而今,日子開始有了些許甜

無論往事留下了多少遺憾,過去的都已經過去。如今,祝學英家三個年幼的孩子早已有了自己的小家,成為了人父人母。一年到頭,全家人團聚在一起的歡愉,早就蓋過了以前的遺憾。
當年那個曾說“想大學畢業到鄉里教書,供養母親”的男孩現如今已經是鄉鎮中學的老師了,不但有了穩定的收入,還貸款買了車。
二十九,最后一個鄉集

今天,我們坐著楊昆福新買的車,和祝學英一起去趕年前最后一個鄉集。祝學英今天坐著兒子的車趕集,一路暈車。因為暈車,也因為貧困,六十三歲的她最遠也只到過納雍縣城,而且基本都靠步行。

納雍縣距離楊昆福家路途遙遠,有65公里,坐班車要花20塊錢。楊昆福說:高中的時候,學校開家長會,母親為了省下車錢,步行65公里到縣上,開完家長會之后再步行65公里回來。我們粗略估算了一下,這一來一往相當于從天津到北京的距離。

年前的集市人山人海,商店小販們都使勁吆喝著自己的生意。昆福帶著母親買了一些年夜飯必需的食材。開開心心買年貨,過大年!

買完了蔬菜、調料、肉類等年貨,楊昆福帶著母親來到了一家服裝店。祝學英一向簡樸,不想讓孩子為自己多花錢。經過仔細挑選后,最終選定了一件黑白相間的T恤。拿著兒子給自己買的新衣,祝學英的高興全寫在了臉上。

趕完鄉集回到家后,祝學英又忙著照看起了娃娃們。看得出,她和自己的孫女玩得很開心。這也是我們16年陸陸續續拍攝以來頭一次看見她這么高興。看到這其樂融融的一家,我們發自內心地為他們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