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得益于這次土地整村流轉,我家拋荒的5畝良田產生了效益;我還拿出幸福工程款和計生小額貼息貸款共2萬元,參股合作社種植10畝水蜜桃享分紅;另外利用幸福工程款1萬元和計生小額貼息貸款2萬元,套種了蘿卜、白菜、包菜、芋頭、西瓜等,農閑時也到合作社打工,男工一天140-160元,女工100元;這些收入都是因為計生協會的幫助才得到,真是非常感謝他們!”近日,蕉城區石后鄉小嶺村二女計生母親李秀林告訴記者,計生協會牽頭引導土地整村流轉讓閑置的土地資源得到合理使用,而生育關懷幫扶創業更是讓村民們的腰包鼓了起來。
小嶺村是蕉城區典型的山區村,現有村民865人,全村570畝土地,有70%的耕地被閑置,如何將資金、技術、人才、土地等生產要素整合,讓每一名群眾共同享受發展紅利,真正破解難題?2018年,經過多方調研論證,蕉城區計生協會推出了開展“土地流轉、母親參與、整體推進、三產融合、全面開發”的幸福工程組合式創新幫扶舉措,并選取石后鄉小嶺村為試點,于今年9月初啟動。
石后鄉投入28萬元幸福工程款,依托金鼎峰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品牌、銷售、開發優勢和美麗鄉村建設,以入股分紅、務工收入兩種方式幫扶9位“無資金、無項目、無擔保、無職業”的計生貧困母親在家門口就業;通過建立農業休閑觀光旅游、水果果園等基地,鼓勵11位幸福工程受助母親采用承包種植方式進園發展優勢產業,實現承包者與合作社的“雙贏”;對參與果園立體種養的3位計生特困戶,由合作社和計生協會提供生產成本承擔風險,所產生的效益全部由計生貧困戶享有。項目實施后,全村90%以上的計生家庭及村民以承包地折價入股,占合作社股份40%;計生母親幫扶款入股資金20萬元和其他村民入股資金65萬元及村集體資金15萬元,占合作社股份40%;務工者作為管理技術入股,占合作社股份20%。截至目前,該村500多畝的土地以土地流轉形式集中連片;合作社用70%的土地發展以桃為主的各類水果,并套種特色蔬菜,在成年果園下養雞養鴨,實現立體生態種養模式;利用30畝的低洼深水田種植蓮子;利用廢棄的養牛場進行適當改造,發展50萬袋高山反季節香菇等。合作社根據年度總收入扣除相關費用與成本,按土地的原始股份進行收益分配;入股計生母親既享受到土地的股份收益,又能取得產業發展的利潤收益,還可參與合作社管理,獲取務工薪酬,構建了“經濟扶助、精神慰藉、生產扶持、生活關懷、醫療保障、就業優先”的計生貧困家庭大幫扶體系。
“我區針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特點,探索土地整村流轉、村民參與、整體推進、全面開發的組合式幫扶路子,幫助計生母親獲得租金、薪金、股金等‘三金’收入,使計生貧困戶在每個參與環節獲益,引導帶動更多計生戶發展生產,形成示范集群效應,促進整村經濟全面發展。該模式將給幸福工程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為各鄉鎮(街道)做好項目幫扶工作起到借鑒作用。”蕉城區計生協會常務專職副會長黃青松說。
(文/黃曉霞 圖/鐘貴香 編輯/國內工作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