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貧困母親的幸福使者
吳貴英、女、苗族、1977年12月生,1997年7月畢業黔西南州民族行政管理人員學校,1997年8月至2006年11月在篤山鄉政府工作,2006年11月調新橋鎮政府工作,2011年9月負責計生辦工作。
安龍縣新橋鎮只有9個村(居),2.4萬人口,村民人均純收入不到3280元,是一個相對貧困鄉鎮。吳貴英擔任新橋鎮計生辦負責以來,就一心想著如何扶助貧困的計劃生育群眾,幫助他們找到一條脫貧致富的路。2011年,新橋鎮“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正式啟動,她兼任鎮“幸福工程”辦公室負責人。幸福工程的實施為新橋鎮計生貧困母親的脫貧致富提供創業的平臺。幸福工程開展以來,她精心組織、創新運作,扎實推進該鎮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的開展,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受助貧困母親紛紛脫貧致富,幸福工程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得到了群眾的廣泛贊譽。新橋鎮幸福工程到目前共運作實施以來,滾動投入資金150萬元,救助貧困母親 200戶,惠及人口3000人。受救助戶戶均增加收入3000元,脫貧率達90%。
為了讓有限的幸福工程資金用在刀刃上,發揮最大的效益。多年來,吳貴英同志深入調查,逐步建立了全鎮計生貧困母親檔案,制定了幸福工程的各種規范制度和運作程序。并根據新橋鎮工業企業不發達、農業經濟占主導位置的特點,將幸福工程的救助模式確定為“家庭農業+計生戶”的模式。
二女結扎戶龍天瓊,原先家境不好,嫁入新橋鎮木科村后又生了二女,公公、婆婆更是整天沒有好臉色,靠種植2畝地和打點散工維持溫飽。實施幸福工程后,被幸福工程列入救助對象,為她提供經濟發展的平臺。通過調研發現,發展種養殖前景較好,她一家又勤勞能干,于是就動員她發展養殖業,用5萬元的幸福工程款作為啟動資金,購買8頭牛和10頭豬。她又積極參加了鄉計生辦舉辦的實用技術培訓,在技術人員的實地指導下,很快的就掌握了養殖種植技術。通過辦年的辛勤勞動,2012年3月就獲得好收成,戶年增加收入達3000元。
團結就是力量,吳貴英同志非常注重發揮村計生協會、村干部的作用,讓村干部配合了解待救助戶基本情況,當救助對象的擔保人,也當救助對象致富的領路人,讓更多的計生貧困母親能得到幸福工程的救助。新橋鎮木科村在幸福工程項目上,積極發揮引導作用,為200戶計生貧困戶爭取項目救助金150萬元,并因地制宜的為救助戶選好發展項目,幫助救助戶脫貧致富。二女結扎戶符佐瓊家里種有10畝,但是由于缺少資金投入,缺乏管理,效益一直不好。村計生辦了解情況后,為她爭取了幸福工程2萬元發展生產,并請來技術員為她傳授烤煙管理技術,并用幸福工程款購買了化肥等農資,增加了資金的投入,并很快的就產生了效益。通過幸福工程的救助和受救戶的自身不斷努力,計生貧困母親增加了經濟收入,許多貧困母親成為生產致富手。吳貴英同志積極開展傳幫帶活動,引導這些已經致富的計生母親發揮帶頭作用,幫助更多的貧困母親致富。木科村二女結扎戶、獨生子女戶,2011年得到幸福工程款150萬元,用來發展種養殖業。幸福工程開展以來,家家戶戶漸漸殷實起來,不但建了新房,還增加了不少的銀行存款。從貧困母親到村里的致富能人,幫助其他的姐妹盡快擺脫困境,過上幸福的生活。
吳貴英同志在積極組織開展治窮的同時,也積極開展治愚、治病活動。邀請縣有關專業人員為計生貧困母親開展蔬菜種植、烤煙種植管理、板栗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知識培訓,提高貧困母親管理技術技能。還為計生貧困母親送了農業實用技術手冊,服務聯系卡。幸福工程開展以來,共為幸福工程救助母親舉辦技術培訓10次,參加培訓1500人次。共為受助計生貧困母親婦科病檢查2500次,查出婦科病50人,其中50人到鎮和縣計生服務站治療,治愈率100%。
幸福工程是計生利益導向機制的重要內容,她始終把開展幸福工程、小額貼息貸款、生育關懷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扎實開展計劃生育服務幫扶工作,改變由計生抓計生的觀念,讓廣大的計劃生育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密切了黨群關系、干群關系,樹立了計劃生育工作的良好形象。她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走勤勞致富、共同發展的道路,讓更多的母親們脫貧致富,走上幸福的小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