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大雪嶺上創業忙
在閩贛交界的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館前鎮,319國道大雪嶺隧道上方,矗立著一座日產8000斤米粉的城鑫食品公司。公司董事長嚴七祿和總經理肖海秀夫婦,在幸福工程資金的幫助下,艱苦創業,從小到大,從計生二女戶成為全縣米粉產業的開拓者、領軍人。
館前米粉,傳統有名,用清冽的山泉水和幾百年手工傳統工藝加工的米粉,品質風味絕佳,過去農戶自產自銷,聊補家用。復興村的肖海秀夫婦深受家鄉傳統米粉的影響,掌握了一套手工制作米粉好手藝。
2001年新橋鎮石人村的肖海秀來到復興村,與嚴七祿結婚,第二年生下大女兒嚴玉鑫。在改革開放大潮下,肖海秀夫婦想到館前米粉名氣大,就前往省城福州打拼,專門推銷館前米粉。正當順風順水之際,2002年,家鄉運來一車7000多斤米粉,卻因質量不合格,遭客戶退貨,最后每斤1.5元銷售價的米粉,在福州以0.3元一斤出賣給當地豬場,一下子就虧損了2萬多元。
嚴七祿懵了,血本無歸,死的心都有。肖海秀沒有給丈夫傷疤上撒鹽,而是勸慰:“干事情沒有一帆風順,人生都會遇到挫折時,就只當花錢買教訓吧!”他以妻子的柔情溫暖著丈夫的心,鼓勵丈夫東山再起,重頭再來。為了家庭生活,她自己則到當地一家企業打工,攢錢養家。第二年,嚴七祿干脆在福州租廠房,請工人,開辦粉干加工廠。
隨著幾年的打拼,館前米粉在福州占有一定市場,也有了名氣,但是工人不好招,工價大提高,館前鎮領導到福州出差,對肖海秀夫婦說:“現在319國道大雪嶺隧道開通了,交通便利了,回家創業吧!”肖海秀聽說后,鼓勵丈夫一道回鄉創業,夫婦倆選擇在大雪嶺隧道上方建占地3000平方米廠房,當時這里荒山一片,野草灌木叢生,而且沒電。黑燈瞎火,鎮政府協調牽來高壓電;缺資金,縣計生協會先后支持二次7萬元幸福工程資金,主動幫忙辦理營業證照、稅務登記;鎮里協調信用社辦理2萬元小額貼息貸款。嚴七祿高興地說,我申領了城鑫食品公司的證照,注冊了汀龍牌米粉、雪鋒牌粉干兩個商標,通過QS質量認證,企業年產值已達300多萬元,生產的米粉打入福州的永輝、藍天、新福星、家緣等多家超市。創業難,當時一家人住在臨時廠房的鐵皮房里,肖海秀既要管家里、帶兩女孩,還要跑公司,管生產質量,里里外外,被鄉親們稱為嚴七祿的賢內助、好幫手。
肖海秀夫婦的米粉市場主要在福州,福州市場暢銷的莆田興化米粉。她們先在福州辦米粉廠時,就虛心向福州師傅學習到一套興化粉制作技藝,回館前后,夫婦倆仔細琢磨,將長汀米粉和興化米粉的制作工藝加以改進,互相融合,取長補短。他們用長汀制作米粉的設備生產興化粉,在傳統的工藝上再加一道自創的加工技術,結果生產出的米粉比長汀米粉更細,比興化米粉更滑、更有韌性,深受福州市場的青睞。他們不但生產自己的雪鋒米粉,還代加工開根米粉、長汀特產企業店的米粉,日產量達8000斤,在福州米粉銷售網上位居前5名。
隨著市場的改革,互聯網技術的深入,超市經銷拖欠貨款。肖海秀跟丈夫商量,發展網絡市場,自己開辦網店。2017年上半年,夫婦倆聘請福建金融管理學院畢業的侄兒經營網絡運營,城鑫公司開了一家雪鋒食品旗艦店,年底又搬來汀州客家物流園,通過網絡、物流,使雪鋒米粉、開根米粉、酸菜粉更便捷地供應市場顧客,日銷量達6000多斤,產品基本在網上銷售。
肖海秀常說,一個人富不算富,自己是在幸福工程支持下走上富裕路的,也要讓鄉親姐妹們走上幸福道路。如今城鑫食品公司已吸納28位鄉親就業,人均月工資4000多元。二女戶嚴仕貴、楊六金夫婦從城鑫公司回鄉創辦第三年起就在公司就業,整整7年了,年工資收入達13萬元,7年在公司領工資近100萬元。在肖海秀、嚴七祿夫婦帶動下,米粉成為館前鎮一大支柱產業,從2012年不到20家米粉加工廠,到如今100多家,日產量5萬斤。而嚴七祿、肖海秀也在擴大規模,在公司旁邊申領辦證一塊8000多平方的工業用地,將城鑫米粉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