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受助“寶媽”開網店
-閩西鄉間土特產網店
閩西鄉間土特產是一家主營農副產品的淘寶網店,是由80后寶媽王云鋒于2014年10月創建。如今,她的網店生意越做越紅火,一臺電腦一張桌,全憑執著和努力實現年銷售訂單3000余單,銷售營業額30余萬元,年利潤10余萬元。周邊常年通過她的網店售賣農產品的農戶有300余戶,帶動寶媽微商30多人。她開的淘寶店被評為“金牌網店”,級別已達4鉆。
王云鋒今年29歲,家住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長校鎮茜坑村,為了小寶貝不變成留守兒童,她決定在家帶孩子,成為“全職媽媽”。現在村里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玩伴少,平時很閑,她想找點事做。丈夫前些年曾在淘寶上注冊賬號,于是她有了在家開淘寶店的想法。2014年10月她的“閩西鄉間土特產”門店正式營業。

她發現農村外出打拼的人,還有城里人都想吃農村的野果“羅藤包”,她就萌發一個念頭,把“羅藤包”拿到網上賣。王云鋒說,網上賣這果子,目的也是讓生活在都市的山娃回憶起童年的故事,想想那爬樹的興奮,想想那山里的點點滴滴。只要是在清流大山能找到的果子,王云鋒都把它放在門店里賣。她說做就做,半個多月就有50個訂單,利潤1800元。
這野果在王云鋒的門店里也有。王云鋒點出頁面,記者看到,果子還沒有成熟,訂單卻有了幾十個。
后來她借勢又推出了豆腐皮、木薯粉、年糕、李子、芋頭、香菇等農副產品,都有很好的效益。她采用預售的方式,客戶先在網上下訂單,然后她向農戶直接采購,嚴格包裝后,用快遞寄到客戶手中。
創業的初期總是艱辛。網店經營,星級非常重要。剛開始,星級少,排名靠后,光顧的人寥寥無幾,幾天才一個單。
但王云鋒沒有放棄,還是堅持著,慢慢地,有人關注,訂單多起來,3個月后訂單超過500個,門店升級為五星。
淘寶經常搞促銷活動,但要三星到五鉆的門店才有資格參加。王云鋒的網店達到五星,符合條件,2015年4月便報名參加。
“參加這個活動,有時是虧本的,但可增加曝光率,更主要的是吸引回頭客。”王云鋒說。“這次把清流豆腐皮、水果、土雞蛋等農產品掛出促銷,沒想到效果非常好,每天都有幾十個訂單,門店一下子火了,排名也靠前。”
有了名氣,王云鋒一邊增加上架品種,一邊忙于采集貨種圖片,裝修門店。2015年7月,正是清流果子上市的高峰期,王云鋒順勢把各種水果上架銷售,因前期網店基礎好,有名氣,這個月就有了400多個訂單,銷售額達4萬多元,她的門店在這個月被評上“黃金門店”。做好售后點贊升溫。
王云鋒介紹說,水果運輸難免會碰撞和振動,有些果子會受傷,客戶看到會不滿意。
先前,王云鋒包裝果子主要是將個頭大的放入紙箱,沒有考慮保護果子。顧客拿到手,常常會打電話來,王云鋒只好做解釋,退錢。好心的顧客提醒她,用網袋將果子包好,可以防止碰振。
王云鋒照辦,沒有想到,使用網袋后,反映問題的電話基本都沒有了。
“用網袋雖然增加工作量,還增加成本,但顧客相當滿意。”王云鋒說。
生意紅火了, 可是運轉資金卻不足,找農戶要貨需要先付錢,包裝箱,包裝袋定制需要一大筆錢,她這時卻為難了,原本家庭拮據的她遇上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
干部下村知道情況后,向鎮計生協會反映。縣計生協會專職副會長專門送去了幸福工程借款2萬元,解決了她主要的困難。
有了這筆資金,她改進了包裝,信心又一次提振了。
2015年9月,為了系統地學到網店經營的知識,提高網店經營技巧,她參加了市計生協會組織的電商培訓,又重新梳理了網店,找出網店經營的不足,重新裝扮了網店,網店的流量和粉絲又有質的增加了,生意更紅火了,一家人都忙上了。
除了賣鮮果和干貨外,王云鋒把家鄉土雞弄上門店。
土雞銷售,除了要把雞毛拔了,還要做保鮮冷凍處理。王云鋒很細心,常常下單時會告知顧客正確的吃法以提高土雞營養價值。有些顧客提出用農村草根燉雞,王云鋒也盡量滿足。
精細服務,點贊聲不斷,回頭客也漸漸多了,這也是她門店成為黃金門店的秘訣之一。
王云鋒的門店還賣“客秋包”,俗稱地瓜包,這是客家人傳統節日或家人聚會必上主食。
王云鋒說:“推出客秋包主要是受東北水餃的影響,東北人逢年過節都有吃水餃的習慣,而我們客家人主要是吃地瓜包。”
王云鋒在網上推出客秋包這一特色品種。除了成品,還出售薯粉、芋子等原料,并將制作方法一并告知顧客。
王云鋒說:“推出客秋包,用意是讓在外的客家人,想想家鄉的味道,想想媽媽的味道,提醒他們常回家看看家中父母。”
開網店兩年多了,王云鋒在長校客家小鎮有了名氣。村里成立校興果蔬專業合作社,網上銷售工作,村支書王有昌叫她負責,村里建設的100噸冷庫也可提供給王云鋒使用。從事電商從零開始的她終于闖出電商致富路。
如今,她還利用自已的優勢,帶動自己的親戚還有身邊的朋友,一起從事電商,依托她的貨源供貨的微商、淘店有3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