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由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與中國計生協、中國人口報社于1995年共同創立實施。22年來,始終不渝地致力于“治窮、治愚、治病”,幫助數以千萬計的貧困地區計劃生育家庭的貧困母親發展家庭經濟,脫貧致富。今天,愛心又一次在大山深處延伸,救助貧困母親項目落地云南彝良仙馬村的苗彝家。
此次救助貧困母親行動的目標人群是云南省昭通市彝良縣仙馬村的21戶貧困母親。仙馬村隸屬云南省昭通市彝良縣奎香鄉,距鄉政府所在地19.7公里,距縣城99.7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山路蜿蜒曲折,交通極為不便。該村以苗、彝族為主,是漢、苗、彝、水族混居地。
王澤艷,苗族,23歲,全家11口人,婆婆、2個侄兒、大侄兒媳和孩子、侄女和孩子、以及丈夫和兩個孩子。2006年,丈夫楊學光的哥哥過世,嫂子改嫁拋下兩個孩子,沒有留下一分錢的扶養費,王澤艷便和丈夫承擔起了這個大家庭的全部生活。
王紹芬,苗族,45歲,兩個女兒,長女今年大學畢業正在昆明找工作,次女讀大學二年級,每年學習生活費1.5萬元。一個家庭同時培養出兩個大學生在本村極為少見,家里為孩子上學在信用社貸款2萬元、私人借款2萬元以及兩個孩子在校貧困生貸款1萬元和6000元,至今未還。
楊宗美,苗族,41歲,獨生子女戶家庭。今年4月,丈夫因病過世。19歲的兒子,前年中專畢業在家務農,去年5月到村里做會計工作,月收入700元。母子二人享受每月270元的低保。2015年6月貸款6000元修建畜圈,去年6月賣掉原有的一頭公牛還清貸款,喂養一頭年豬。欠外債3000元。
張宗秀,苗族,27歲,一個男孩。丈夫是村計生宣傳員,每月薪酬1400元,工作所需的每月150元話費和200元摩托車油費全部自費。2014年7月,她家投入5000多元在柴山林試種天麻200多塘,授粉成功率不高,今年12月才能有收成,預計不會太理想。欠外債9500元。
2017年3月14日,幸福工程全國組委會、陜西天安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在彝良仙馬村舉行結對救助貧困母親項目款發放儀式。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幸福工程組委會項目主管王倩,云南省計生協常務副會長易會安,省計生協兼職副會長、昭陽區計生協會長郭映輝,幸福工程志愿者、天津師范大學于全興教授,昭通市委常委、副市長沈文海,昭通市計生協常務副會長秦科華出席此次項目款發放儀式。
在救助貧困母親項目款發放儀式上,云南省計生協常務副會長易會安表示,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他相信,獲得此次救助的21位貧困母親,窮而志不短,困而志彌堅,一定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潛力,起好示范帶動作用,用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發展生產,回報社會,不斷展現云南風采,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的道路。
昭通市委常委、副市長沈文海強調,全市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計生協工作,為計生協開展工作創造良好條件,更好的發揮計生協生力軍作用。全市各級計生協要以學習宣傳貫徹陳豪書記、阮成發省長批示和省計生協“五代會”精神為契機,主動融入全市脫貧攻堅大局,努力讓更多的計生家庭得到關懷和幫扶,為全市全面小康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