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儀式后,考察團成員分成兩組分別對黃寨鎮的黃東村和黃西村的部分貧困母親進行了探訪和慰問。
黨興梅是我們走訪的第一位貧困母親。全家6口人,夫妻倆帶著兩個孩子和公婆生活在一起。夫妻倆都是文盲,以種地為生,有幾畝薄地,打下的糧食只夠全家人的口糧,丈夫在農閑時靠打零工換回一些零花錢,每年只有三、四千元的收入,公公得了腦溢血先后兩次住院,花了不少錢,平時要靠吃藥維持,婆婆身體也不好。兩個孩子上學也需要錢,家境十分貧寒。
樸殷梅,全家四口人,兩個孩子都在上學。家里有4.2畝薄地,種一些洋芋(土豆)、菜籽、糧食等作物,靠丈夫在外打零工,全家每年能有五、六千元的收,但這也是要在遇到好的工頭,找到好一點工作的情況下,否則會一分錢拿不到。三個月前丈夫外出打零工時左臂被摔傷,現在做不了什么重活,全家的收入也就沒有了。兩個孩子由于缺乏營養,也是體弱多病。平時吃的蔬菜都是自家地里種的,家里養了一頭豬,到過年時殺掉,自己舍不得吃,為了掙些零花錢基本上全都賣掉了,留給自己的只是一些賣不出去了邊角肉。孩子們平時是沒有肉吃的。家里存下了許多的麥夫子,本想多養些豬,可是沒有本錢,因為現在買一頭剛滿月的小豬娃就要600元。
楊秀蘭,是二女結扎戶。四口人和婆婆擠住在一起,前兩年靠借貸蓋起了兩間房子,如今婆婆住的房子因年久失修已經漏雨。家里種了5畝地,平常的零花錢也是靠夫妻倆農閑時外出打短工掙來的。
張發蘭,也是一個有著兩個孩子的母親,不同的是,他們夫妻倆都是殘疾人,同他們講話時你要盡量把音量放大些,否則他們是聽不到的。大女兒已經上學了,現在雖然政府免去了學雜費,可學習用具還是要自己花錢買的,有時孩子的這些筆本錢也要靠大伯幫著支付。
每走訪一個家庭,大家就會同她們拉家常,詢問他們的生活狀況,鼓勵他們自強不息,教給他們如何改變貧窮的生活,告訴他們世界上還有許多的好心人惦念他們,幫助他們。同時,還多次從自己的口袋里掏出錢來捐助他們??疾靾F成員的愛心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也使受捐贈的貧困母親激動不已,她們掩飾不住內心的情緒,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她們告訴大家,如果得到幫助,一定會用于發展生產, 并會在不遠的將來改變這種貧窮的狀況,過上好日子。
圖一:訪問貧困母親黨興梅
圖二:貧困母親黨興梅
圖三:貧困母親樸殷梅一家
圖四:訪問貧困母親樸殷梅
圖五:探方貧困母親楊秀蘭
圖六:送上慰問品
圖七:貧困母親張發蘭一家
圖八:送上慰問品
圖九、十:獻上一份愛心
圖十一:貧困母親流下感動的淚水
圖十二:與貧困母親張發蘭一家合影